普陀山是哪位神仙的道场?
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地形呈菱形,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约12.52平方千米。它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相传,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847年—860年)年间,有梵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唐咸通四年(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
据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萨现身赐福。明以后则多去梵音洞叩求观音大士显灵。香客中常有纵身跃下山崖,舍身离世,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于是定海县令缨燧在岸上建亭,并亲书《舍身戒》,立碑以禁舍身。
普陀山是谁的道台?
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地形呈菱形,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约12.52平方千米。它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相传,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847年—860年)年间,有梵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唐咸通四年(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
据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萨现身赐福。明以后则多去梵音洞叩求观音大士显灵。香客中常有纵身跃下山崖,舍身离世,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于是定海县令缨燧在岸上建亭,并亲书《舍身戒》,立碑以禁舍身。
普陀山为什么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有什么典故?
普陀山成为观音的朝圣地,有很多种传说,但很大原因是跟它所处的位置有密切关系的。其实普陀山成为观音的道场,真正原因看上去并不神秘,是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直到今天,普陀山观音道场仍然香火繁盛,也是全世界观音信徒必去的圣地之一。
普陀山有普陀祖师吗?
有。
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之上,素有“震旦第一佛国”的美誉。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在五台山icon请得观音圣像,在归国路上遭遇风浪,舟漂至潮音洞附近便不再前进,于是他将这尊“不肯去观音”留下。这就是山上供奉的第一尊观音,慧锷也被奉为普陀山第一代祖师。
普陀山是海还是江?
浙江的普陀山是海,它属于东海领域。普陀山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属典型低山丘陵区,全山可划为山地、海蚀、海积阶地、海积地貌、海蚀地貌四类。普陀山是浙江沿海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岛屿之一,滨海植物区系发达,植物种类繁多,野生畜类生存环境差,种类数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