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即开工”的背后,海门底气何来? | 区域瞭望
从拿地到五证齐发,仅用两个星期!
3月31日海门新闻网,位于海门区正余镇的2023年省重大项目海门振康精密RV减速机项目,正式办结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该项目由南通振康机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用地海门新闻网38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10万台精密RV减速机,新增产值5亿元,税收30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从拿地到五证齐发,仅仅用了两个星期时间,体现了“海门海门新闻网速度”。真正做到了“企业敢干,政府就全力做好审批服务,保障拿地即开工。”
产业建设和招商引资背后,是营商环境,招商项目不能一招了之、一签了之,主动上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才能及时解决问题——这正是影响企业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这一方面,海门做得很好。
政策
3月13日,海门区出台《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推出202海门新闻网3年“万事好通·马上办”海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70条,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大程度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积蓄经济发展势能,努力把海门建设成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
重商、亲商、爱商是海门的光荣传统。在优化营商环境70条中,海门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彰显海门特质的改革举措,其中涉及营造综合更优的政策环境11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10条,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19条,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13条,营造包容合作的开放环境8条,营造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9条。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将进一步创新政策服务机制和手段,贯彻落实好系列惠企政策。紧扣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在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修复等重点领域加强服务管理,创造公平有序良好竞争环境。以打通数据壁垒为抓手,一体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充分发挥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创新创优监管机制、拓展法律助企服务,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立足海门“靠江靠海靠上海”区位优势,聚焦后疫情时代跨境贸易,深化高质量对外开放。聚焦提升企业家、劳动者获得感、认同感、满意度,强化政企沟通,加大对企业家和就业群体的关心关怀。
让“无形之手”做好相应的保障,让“有形之手”发挥更大的效能,海门也成为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亲和的典范。
招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月28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南通市海门区举行了一季度重大项目暨东久新宜(海门)国际智造产业园项目开工活动,拉开了新年开好局起好步的序幕。
2023年海门全区一季度开工(开业)项目25个,总投资94.22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9个、平台载体及科创项目8个、服务业项目8个。位于海门开发区的东久新宜(海门)国际智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由东久新宜集团投资建设,主要招引欧美先进的高科技和智能制造产业项目。
在随后召开的全区持续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暨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1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约130亿元,涉及重大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创项目。
今年以来,区投资服务中心加快制定2023年全区持续深化招商引资突破年实施方案,专门制定了外资招引和招商信息两个专项攻坚计划,对原有的招商引资攻坚小组进一步做了优化和调整。区投资服务中心主任黄健辉表示:“特别在8个领域专门组建了招商引资攻坚小组,除了原有的重大制造业项目、外资项目、人才项目、科创项目、总部基地项目之外,进一步加入片区开发、现代农业和文旅项目的招商攻坚。”
锚定新目标,海门确立“1234”新打法:“1”即外资招引攻坚年活动,“2”即招商信息突破和重点产业链招商“两个方案”,“3”即项目投资负面清单、服务清单、责任清单“三项清单”,“4”即“百人千企”、沪苏攻坚、平台载体联动、专业化市场化招商队伍建设“四大计划”,优化招商引资攻坚指挥部,组建8大重点领域招商攻坚小组和四大产业链招商攻坚小组,实现重点更明确、任务更聚焦、措施更精准。
服务
从“监管者”思维转向“服务者”思维,是海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
今年一季度,海门计划“拿地即开工”的重点项目有5个,目前已经全部启动帮办代办。“有的项目‘跑’得比计划还快。”海门行政审批局帮办代办中心主任曹宇新说,“振康机械的RV减速机项目是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我们第一时间组建专班,在项目土地挂牌阶段就提供了全程指导服务,协助他们完成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报建审批流程,并及时办理相关工规证。”
在项目审批方面,“拿地即开工”改革涉及的部门多、事项多、环节多,流程长、审批繁,是“一件事”改革中最难实施的一项。为有效破解堵点难点问题,海门区审批局编制完成“开工一件事”服务标准,通过超前服务、主动介入,利用土地挂牌的审批“空窗期”,将规划方案和施工图技术审查等原来“拿地再办”提至“拿地之前”,变部门“坐等”审批为主动“靠前”服务,变“串联办”为“并联办”,最大限度优化、简化、整合审批流程和环节,有效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为项目建设开辟了“高速通道”。
在精准对接方面,“万事好通·马上办”惠企平台是海门服务企业的一个创新举措。平台通过设立惠企政策数据库、资金拨付业务系统、诉求中心等特色化专属用户空间,全方位采集、整合、处理企业服务相关数据,畅通与各涉企服务部门数据端口链接通道,把部门信息孤岛转换为部门数据生态圈,动态汇聚企业全生命周期信息,实现“主动匹配”“快速兑现”“一企一档”“千企千面”精准服务。
海门还升级改版江苏政务服务网海门旗舰店,新设了特色服务和主题服务两大服务专区,新增了“万事好通·马上办”“通城通办”“企业登记档案查询”等9个专栏,开通“预约管理”平台,全力打造智慧便海门新闻网捷、公平普惠的海门数字政务服务平台。成立区政务服务代办中心,建设三级代办帮办队伍,打造“基层代办员、项目经办员、部门帮办员、环节督办员”“四办”品牌,形成“横向协作、纵向联动、重点代办、全域帮办、高效运行”的代办帮办模式。
海门以高效的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了不少企业的“好评”,但它并不会止步于此,干在实处,求新求变,是今后海门发展的要义。
来源:海门区人民政府网站、淮安视听网、南通发布、南通网等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