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水田是什么?稻田养鱼如何捕鱼
包建明 科技让你更轻松 3个月前1、冬水田是什么?
冬水田冬水田,是在水利设施缺乏,灌溉条件差的地区,用以蓄水保栽水稻的1种简易的以田蓄水设施,水稻收割后,蓄秋雨过冬,到次年栽秧,1般水深0.1-0.5米,可保本田栽秧,水深0.7米以上,则标囤水田(名么堰、连田堰)蓄水较多,除保本田栽秧外,还有多余水供其他田使用,囤水1亩,可供2-3亩,多则4-5亩农田用水,它们在建国前和建国后1段时期,均为丘陵地区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2、稻田养鱼如何捕鱼
如深水田、冬水田、宽沟田、回形沟田,收稻之后还要继续养鱼,则先收稻穗,留下部分稻秆肥水养鱼。 1般稻田养鱼,需先捕鱼,待稻田泥底适当干硬之后利用收割机收稻。这种捕鱼,在稻田比较平整,田中鱼群能顺利随排水进沟到溜,才便于捕捞;否则有部分鱼或少量鱼在田中搁浅会造成损失。所以捕鱼中应适当检查田中、沟中是否还有留鱼,如有可进行人工捕捉。 如果先排水集鱼割稻再捕鱼,或同时进行则比较直观,捕鱼彻底。 为了有效、快捷、安全捕鱼,需要1定的工具和设备。其中包括捞海、抄网或小网、鱼桶、网箱。这些小鱼具和简单设备,可以自行制作(参照本书养鱼工具问题解答)或用通用设备代替。 捕鱼前,要先疏理鱼沟、鱼溜,使沟、溜通畅,然后缓慢放水,使鱼落沟,加上适当驱赶到鱼溜,再用小网、抄网或捞海轻轻地捕鱼,集中放到鱼桶,再运往附近塘、河的网箱中暂养。如果鱼多,1次性难以捕完,可再次进水集鱼排水捕捞。之后需检查沟、溜和脚坑中是否还留有少量鱼并捉净。 鱼进箱后,洗净余泥,清除杂物,分类分规格,对于不符合食用标准个体的鱼种,转入其他养殖水面,以备翌年放养需要。 在捕鱼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鱼体,及时放入网箱,鱼种要尽量减少受伤和死亡,成鱼要保持活鱼上市。
3、冬囤水田生产模式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
冬囤水田生产模式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由:增加粮食产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增加粮食产量:冬囤水田可以提高稻田的灌溉水利用率,延长稻田的水稻生产周期,从而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区域的粮食自给能力。
2、保护生态环境:冬季水田储水可以增加地下水补给,提高土地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源枯竭和土地沙漠化的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可持续发展。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冬囤水田生产模式可以提高农民的收益和财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4、立冬之日大起雾,冬水田里点萝卜,这句话有何含义?
今年的11月7日,正是立冬之日。不由得就想起了这句谚语:立冬之日大起雾,冬水田里点萝卜。我们都知道,这类农业谚语,通常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得出来的,虽然不1定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却真的可以切实地指导农业生产。诸如此类的还有“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等,依靠云的形状来判断白天天气的好坏,就可以更好地安排1整天的劳作了。那么立冬之日的这句谚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立冬,顾名思义,冬天即将完全来临,标志着1年中最寒冷的季节的到来。立冬通常是农历十月份的节气,冬季是1年4季中最后的季节,万物在此时都蛰伏起来,静待来年的蓬勃。立冬1至,北风渐起,水也开始结冰。这句谚语的意思则是:在立冬前后,降雨量减少。东北进入越冬期,江淮的秋季接近尾声,华南却是刚好到了“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好时期。在这个时候,华北等地区的日均温度甚至下降到了4℃左右,也就是“冬水田里点萝卜”的最佳时机——给麦子浇水,照顾好菜苗和果树,及时给土壤补充水分,改善田地的环境,防止因为干旱而加重寒冷带来的影响,减轻冻害的发生。华南地区,则要及时排水,防止冬季的冰冻危害。另外,秋冬季节气候干燥,森林防火也要警惕。立冬的习俗万物收藏也。冬季需要将粮食好好储藏起来,为开春的农作做好准备。祭祀活动。立冬身为冬季的开始,自古以来,都是十分重要的1个戒日。在古代,通常会举办祭祀活动,期盼第2年风调雨顺。而现在,人们通常围坐在1起,好好吃1顿热乎乎的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