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站(清华园车站旧址成“红色传承”打卡地)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中关村街道/供图

在中关村街道科馨社区内,有一座老站房。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之间,这座老站房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詹天佑亲手题写的“清華園車站”仍然清晰可见,这座老站房就是距今已有111年历史的清华园车站旧址。

记者了解到,清华园车站曾是老京张铁路上的一座三等小站,也曾是1949年早春中共中央迁平,被毛主席喻为“进京赶考”的第一站。2012年清华园车站被海淀区文化委认定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2020年清华园车站旧址被列为北京市首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关村街道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充分挖掘地区红色资源。特别是,充分挖掘清华园车站的红色资源,发挥其传承红色基因、讲述革命精神的重要作用。

综合统筹 全面提升旧址周边环境

为了加强对清华园车站旧址的保护,中关村街道积极行动,清华园车站旧址周边的整体环境得以全面提升。“从2017年起,我们陆续拆除周边违建52处,700余平方米,打通通道8处,有效消除了部分影响火车站安全的潜在隐患。”中关村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冯扬介绍,“街道综合统筹,合理使用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约58万元对清华园车站周边区域进行了整体提升建设,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围绕垃圾清运、拆除违建、路面硬化、修复破损墙体、美化周边环境等开展系列工作,其中路面修复700余平方米,墙面粉饰1200余平方米。”

为助力清华园车站的腾退及保护工作,中关村街道还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清华园车站开展了系统性的历史、社会、城市研究,撰写了调研报告,并广泛呼吁社会关注。街道多次与清华园车站的产权方中铁北京局北京建筑段会商沟通,就腾退修缮站房、提升周边环境品质,活化文化遗产资源等相关问题进行商讨。

与此同时,为切实做好民生保障,解决清华园车站旧址周边居民生活难题,有效改善区域环境,中关村街道使用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145万元,为清华园车站周边四栋铁路住宅楼接通燃气管道,解决居民30多年搬运煤气罐上下楼梯的问题,预计今年底老楼将完成通气全部施工作业及验收。

梳理资源 持续讲好红色地名故事

清华园车站旧址承载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鲜活、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记者在清华园车站旧址周边看到,中关村街道系统梳理了清华园车站的红色文化资源,在车站周边设置宣传展板,通过图文向参观者娓娓道来京张铁路的历史发展。

“目前,清华园车站旧址已经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居民们自发参观学习的网红打卡地。”中关村街道党群工作部办公室副主任张奕介绍,“参观者们身临其境,接受精神洗礼,感受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为深刻把握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价值,持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初心使命,让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赓续传承、永不变色,中关村街道还通过各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红色故事,广泛呼吁社会关注。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中关村街道在“乐活中关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知乎等官方政务平台,打造了“红色地名故事”专栏,讲述了京张铁路这条百年争气路修建、改线、建立高铁、建成京张遗址公园的历程,讲述了清华园车站名字的来历、近代的动荡与贡献;在线上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普及了清华园车站作为中关村红色精神坐标的历史定位,成为居民重温党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阵地。(记者 王艳洁)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世界水电之都,全球最大的水电站就在中国这座不起眼的城市_三峡_景区_
下一篇:珠峰大本营(探访“巅峰使命”下的珠峰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