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新视野 | 东西寺塔:穿越千年,古风依旧
2020年,《走遍云南》栏目与西山区委宣传部联合推出《西山新视野》子栏目,每周二21:00播出,是西山区专属的省级权威电视外宣平台。《西山新视野》将采用新闻报道、专题片、专访、话题互动等多种电视媒体表现形式,聚焦西山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凝练西山经验,塑造新时期的西山区新形象。
说到昆明的地标建筑,就不得不提到西山区的东、西寺塔,这两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宝塔,以精妙的结构,雄伟的轮廓,被誉为“双塔擎天”,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多元融合的东西寺塔,寄托着古人对建筑工艺的极致追求,同时,也记载着千百年来的昆明记忆。
天涵水面浮双塔,地涌波心耸一楼。东寺塔与西寺塔是昆明地区保留至今最早的宝塔,也是最为古老的建筑,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双塔烟雨”在明清时,曾是“昆明八景”之一,其无论是在造型艺术,还是景观构成方面,东、西寺塔都有极高的可研究价值。
东、西寺塔建造于唐代南诏国时期,以第十代南诏王丰祐主张修建,先以惠光为名,建造寺庙,再建宝塔,名曰惠光寺塔。后加修寺庙,名为常乐,其宝塔为常乐寺塔。惠光寺在西,俗称西寺,常乐寺在东,称为东寺,寺内之塔也就分别称之为西寺塔和东寺塔,多年的口口相传,本名“惠光”和“常乐”反而鲜为人知,东、西寺塔的名字却耳熟能详。
东、西寺塔采用密檐式四方砖塔形式,区别于传统的佛塔,塔身最宽处在塔身上半身,呈优美的流线型,塔顶四方置铜制金鸡,也是昆明独有的标志,西寺塔高35.54米,边宽12.5米,东寺塔高40.57米,下层边宽收缩至12米,双塔犹如擎天之柱,高大雄伟,峻峭挺拔。俯瞰城市,首先就能目睹其伟岸美丽的雄姿。
历经千年风霜,双塔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西山区文物管理所多次的维护修缮,加固了地基,增加了防雷、防震设施,在无损其主体结构和风貌的前提下,让古塔再次容光焕发。
2002年,昆明市开辟了一条贯穿东西的旅游文化步行街,把两座隔街相望的古塔连成一体,整合为一个具有老昆明文化特点的景区。
西寺塔茶花园
茶花怒放、景观绝佳
东寺塔的梅花园
梅香四溢、幽雅静谧
旅游文化步行街
老昆明的市井喧嚣
不同的风格,交融并蓄,一步一景,成为了市民及游客必到的网红打卡地。
穿越千年,古风依旧,于闹市巍峨,见证西山崛起!新时代的今天,东、西寺双塔作为昆明市西山区的地标、城市名片与文脉象征,将在保护中不断发挥潜力,将在西山区文旅融合、城市景观建设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杨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