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观今——鼓浪屿非遗南音时尚秀”,是鼓浪屿管委会新推出的非遗南音展演“我在鼓浪屿上赏南音”的首场活动。为持续深化“音乐之岛”品牌,继此前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新增钢琴体验的互动空间——听海演奏厅并征求演奏嘉宾后,鼓浪屿管委会又从当天起在菽庄花园推出“我在鼓浪屿上赏南音”活动,今后每周都将在菽庄花园壬秋阁上演,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都可以上岛感受千年南音的独特魅力。
鼓浪屿管委会有关负责人称,之所以定期举行南音展演,是因为鼓浪屿既见证了南音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也坚守着音乐之岛的初心与梦想。
南音为我国“四大古老乐种”之一,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百年鼓浪屿与南音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有很多与南音有关的历史印记。
据记载,活动演出地点的菽庄花园,其主人林尓嘉先生曾为《泉南指谱重编》第一册“礼部”作序,提及自己“少嗜其音,曾习琵琶”的经历,并对南音编撰大师林霁秋称赞有加。20世纪初,菲律宾华侨蔡浅在鼓浪屿上灌制南乐唱片,销往海内外;1910年,一等阁旦爱玉在鼓浪屿录制《山险峻》,是最早的女生南音唱片。1936年,鼓浪屿毓德女中校长邵庆元曾在学校组建南乐研究会,聘请南乐大师许启章教授南乐,开创了厦门女学生学习南乐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初期,鼓浪屿南乐社曾在空置的“黄荣远堂”进行聚会演出,历时数年。
“鼓浪屿被称呼‘音乐之岛’,不论是中国民族音乐,还是西洋音乐都曾在此生根发芽,南音作为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千年古乐,自然也应成为‘音乐之岛’的题中之义,也跟其他音乐类别一样是鼓浪屿人生活的一部分。”这位负责人表示,希望用精彩强大的文化内容服务于公众,让音乐之岛迸发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把老祖宗留下的文脉守护好,把世界遗产地的文保建筑活化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