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10国声明,归结一句话,东盟最想要的在中国这里,美国给不了
东盟10国最近正在举行领导人峰会,这是东盟最重要、最高级别的成员国会议。在峰会期间,东盟10国发表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到要“去美元化”,改用当地货币跨国结算,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这既是东盟加强货币使用自主权的关键一步,也动摇了作为美国霸权根基的美元的地位,预计给美方的冲击将很大,因为东盟正在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体和区域市场之一,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
印尼总统佐科在第42届东盟峰会上发表讲话
早在3月,印尼举行的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与会者就针对减少对美元、日元和欧元的依赖,讨论转用当地货币结算的想法。上个月,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时表示:“我每天晚上都会自问:为什么所有国家都要用美元结算?为什么不能用人民币或其他货币?21世纪大家可以做做不同的事。”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近日也向中国提议设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种种迹象都表明,去美元化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如今,东盟国家再次讨论这个问题,无疑会再次壮大全球去美元化的队伍。
东盟在金融和货币政策上曾数次遭受美元霸权的冲击。美国曾历次以美元霸权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收割东南亚国家的财富。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经济繁荣发展,在美联储操纵下,大量融资流入东南亚,导致许多国家的经济过热。美联储在1994到1995年间七次加息。大量资本回流美国,是引发1997-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东南亚国家为了从此次动荡中恢复过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98,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印尼雅加达爆发骚乱
然而,美国这种割韭菜的做法已经不是能够长久维持的了。随着俄乌冲突引发的美元信用危机、美国国债面临的违约危机等事件相继发生,美元霸权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东盟看得越来越清楚,美元霸权是美国的根基,要想防止美国再次对东南亚进行收割,就必须进行去美元化。显然,东盟的这一新政策同时也动摇了美国的根基。
中国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金融体系多元化和去美元化,尽量用人民币采购石油,这恰好也符合东盟的利益。为了应对美元霸权和金融危机,东盟国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本币贸易,采用多种货币结算方式,甚至建立自己的结算机制。这样一来,东盟的金融体系将会变得更加稳定。
去美元化对中国和东盟来说也有一定的好处。中国拥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和海外资金,这些资源可以用来加强人民币的国际化和推广人民币的使用。而东盟国家也可以通过去美元化来降低外汇风险和加强区域合作,从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经济实力。这也是一个有利于东盟国家和整个地区的战略选择,可以让东盟早日摆脱被割韭菜的命运。
东盟峰会期间,印尼总统佐科和夫人在船上接待东盟领导人及其配偶
除了“去美元化”,东盟国家此次会议,加强经济合作也是首要议题。印尼总统佐科表示,东盟已经同意成为电动汽车的生态系统,并希望东南亚地区利用下游产业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部分。这符合东盟中心地位的概念,将使东南亚地区更加强大和独立。
实际上,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能够帮助东南亚国家拓展市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优势互补,助力东盟国家绿色发展。
东盟会议期间,印度尼西亚经济事务协调部官员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市场为东盟国家提供了大量机遇。中国为成员国提供了进入庞大消费市场的机会……为东盟出口商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总而言之,东盟10国这次声明所说的经济合作,归结起来就是这一句话:“东盟最想要的在中国这里,美国给不了”。
中国湖南省怀化市举行的首届湖南(怀化)RCEP 经贸博览会会场
首先,东盟和中国已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经济发展、民生等众多关键问题,得到中国的助力最大,而不是美国。中国已经在东盟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制造业和金融服务方面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从橡胶、棕榈油到电脑零件,中国的进口产品对这些国家的经济至关重要。
早在2021年,中国-东盟的贸易额飙升28%,达到8780亿美元。这几乎是美国与东盟之间4410亿美元贸易总额的两倍。而中国还在扩大这一差距。目前,中方正在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
其次,中国作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并且持续在该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已经使东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东盟国家有着清醒认识,该地区的未来在中国,而不是美国。而且,东南亚地区国家也对美国在亚洲的长期承诺心存怀疑。
中国出资在菲律宾马尼拉建设的比农多-王城大桥
早在2011年,奥巴马政府就曾承诺“向亚洲转移”,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入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中东地区的冲突很快让美国的计划脱轨。特朗普上台后则带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缺席了多个东盟高层活动。
如今,拜登政府试图表明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承诺,开始拉拢东盟,并在去年5月任命了美国驻东盟大使,此前这个职位已经空缺了五年,拜登还亲自出席了美国-东盟峰会,承诺“美国-东盟关系进入新时代”,但却是“口惠而实不至”。美国近来在东南亚的一系列动作,口号喊得很响亮,但行动却处处是“美国优先”。东南亚领导人应该是相对失望的。
去年,拜登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
美媒政客新闻网曾评论称,美国政府要在气候、卫生和能源等领域提供更多帮助,才能吸引东盟国家放弃与中国进行利润丰厚的贸易。然而,美国为“深化美国-东盟关系”只提供了1.5亿美元,还要10个成员国来分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拜登对乌克兰的财政支持早已超过几百亿美元。
此外,拜登政府邀请东盟的七个成员国加入印太经济框架,重点在贸易便利化、清洁能源和反腐败等领域开展合作,但却对东盟国家进入美国市场设置了障碍。
东盟的优先事项往往与拜登的印太战略不一致。美国虽然已经与一些东盟成员国建立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盟,包括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但即使是一些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保持一致的东盟成员国,也对信任拜登政府有所保留。
如今,东盟敢于对美元这个美国的根基“动刀”,美方应该也很清楚,东盟的底气来自中国。总的来说,摆脱美元霸权不是一个能短期实现的目标,但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开始了这一进程,去美元化的势头会越来越明显,力度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