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峡江县玉笥山要门票吗?
- 2、峡江玉笥山又称寒梅岭吗?
- 3、峡江有什么好玩的?
- 4、36洞天72福地排名?
- 5、景延楼记,翻译?
峡江县玉笥山要门票吗?
需要门票。
因为峡江县玉笥山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为保护景区环境、维护游客秩序,需要收取门票费用。
此外,玉笥山还提供了许多旅游项目和服务,例如观光缆车、游船、餐饮等,这些服务也需要费用支持。
如果您计划前往玉笥山游玩,建议提前了解门票价格和相关服务信息,以便更好地规划行程和预算开支。
同时,遵守景区规定,保护环境,文明游览。
峡江玉笥山又称寒梅岭吗?
峡江玉笥山是中国道教胜地,原名群玉山,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南巡此山,忽见天降玉笥,遂改名沿袭至今的“玉笥山”,没昕说过寒梅岭。
峡江有什么好玩的?
峡江比较出名的旅游景点如下: 玉笥山: 新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玉笥山,原为道教第十七洞天、第八福地,以"山奇、水秀、洞幽、石怪、林茂"而著称,被列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 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 峡江县玉峡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已经顺利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据了解,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3554公顷,包括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峡江县域库区、赣江峡江段、黄金江沙坊段部分河段及其周边地带。其中各类湿地面积1928.6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54.3%。项目建设期限为2014~2020年,项目总投资1.6亿元。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成为赣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 成子洲: 成子洲又名万寿洲,处于峡江县巴邱镇北赣江中,为一冲积沙洲,南北长约1750千米,东西宽约540米,面积为一平方公里,西与观澜阁相对.沙洲雄居江心,赣江水自玉峡隘口冲出,至此被阻,形成迥澜三角洲,衬以百舸千帆,十分壮观,宋时文人列"成子洲帆阵"为峡江十景之一,成子洲是游泳、沙浴等水上娱乐旅游开发理想场所。 湖洲古村: 巍巍龙古山,悠悠沂江水,千百年来,养育了众多志士豪杰,抒写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峡江第一村——湖洲古村,就坐落在这山环水抱的阡陌之中。 道德经文化广场: 道德经文化广场位于何君村边上,主要宣传峡江县道教历史。 观澜阁: 观澜阁,位于峡江二中校园内,赣江边上。
36洞天72福地排名?
三十六洞天,第一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第二东岳泰山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兖州干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
第三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
第四西岳华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
第五北岳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玄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
第六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
第七峨嵋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嵋县,真人唐览治之;
第八庐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真人周正时治之;
第九四明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真人刁道林治之;
第十会稽山洞,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极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仙人郭华治之;
第十一太白山洞,周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长安县连终南山,仙人张季连治之;
第十二西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真人唐公成治之;
第十三小沩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县,仙人花丘林治之;
第十四潜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仙人稷丘子治之;
第十五鬼谷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真人崔文子治之;
第十六武夷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真人刘少公治之;
第十七笥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今吉安峡江县),真人梁伯鸾主之;
第十八华盖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温州永嘉县,仙人平公修治之;
第十九盖竹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属仙人商丘子治之;
第二十都峤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仙人刘根治之;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秀乐长真天,在郁林州南海之南也,又云和州含山县,是白真人治之;
第二十二岣漏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阙宝圭天,在亢州北流县,属仙人钱真人治之;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仙人严真青治之;
第二十四洞阳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刘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属陈真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华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属赵仙伯治之;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属王真人治之;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属赵真人治之;
第三十青田山洞,周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属傅真人治之;
第三十一钟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属龚真人治之;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周回三十里,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容县,属李治之;
第三十三紫盖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常阳县,属公羽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属姜真人治之;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天,在玄州武陵县,属谢真人治之;
第三十六金华山洞,周回五十里,名曰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属戴真人治之。
七十二福地
地肺山——又名终南山,今陕西关中境内,老子曾在此讲经炼丹。
盖竹山——在浙江省临海市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仙磕山——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董华治之。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
西仙源——亦在台州温岭市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
南田山——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属刘真人治之。
玉溜山——在东海近蓬菜岛上,多真仙居之,属地仙许迈治之。
青屿山——在东海之西,与扶桑相接,真人刘子光治之。
郁木洞——在玉笋山(玉笥山)南,是萧子云侍郎隐处。
丹霞山——在麻姑山,是蔡经真人得道之处,到今雨夜多闻钟磬之声,属蔡真人治之。
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属地仙侯生所治。
大若岩——在漫无边际州永嘉县东一百二十里,属地仙李方回治之。
焦源——在建州建阳县北,是尹真人隐处。
灵墟——在台州天台县北,是白云先生隐处。
沃洲——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方明所治之。
天姥岭——在剡县南,属真人魏显仁治之。
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南,属真人山世远所治之。
金庭山——在庐州巢县,别名紫微山,属马仙人治之。
清远山——在广州清远县,属阴真人治之。
安山——在交州北,安期生先生隐处,属先生治之。
马岭山——在郴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主之。
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隐处。
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
青玉坛——在南岳祝融峰西,青乌公治之。
光天坛——在衡岳西源头,凤真人所治之处。
洞灵源——在南岳招仙观西,邓先生所隐地也。
洞宫山——在建州关隶镇五岭里,黄山公主之。
陶山——在温州安国县,陶先生曾隐居此处。
皇井(三皇井)——在温州横阳县,真人鲍察所治处。
烂柯山——在衢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
勒溪——在建州建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所。
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灵山——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泉源——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仇季子治之。
阁皂山——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处。
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地。
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徐真人治之地。
东白源——在洪州新吴县东,刘仙人所治之地。
钵池山——在楚州,王乔得道之处。
论山——在润州丹徒县,是终真人治之。
毛公坛——在苏州长洲县,属庄仙人修道之所。
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属郭真人治之。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县,属李仙君所治之处。
平都山——在重庆市丰都县,是阴真君上升之处。
绿萝山——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
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泽县,是五柳先生隐处。
彰龙山——在潭州澧陵县北,属臧先生治之。
抱福山——在连州连州市,属灵禧真君廖冲真人治之。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县,属仙人柏成子治之。
元晨山——在江州都昌县,孙真人、安期生治之。
马蹄山——在饶州鄱阳县,真人子州所治之处。
德山——在朗州武陵县,仙人张巨君治之。
高溪蓝水山——在雍州蓝田县,并太上所游处。
蓝水——在西都蓝田县,属地仙张兆其所治之处。
玉峰——在西都京兆县,属仙人柏户治之。
天柱山——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属地仙王柏元治之。
商谷山——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隐处。
张公洞——在无锡宜兴县,真人康桑治之。
司马梅山(司马悔山)——在台州天台山北,李明仙人所治处。
长在山——在齐州长山县,毛真人治之。
中条山——在河中府虞乡县,赵仙人治处。
湖鱼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隐居此处。
绵竹山——在汉州绵竹县,琼华夫人治之。
泸水——在西梁州,仙人安公治之。
甘山——在黔南,宁真人治处。
汉山——在汉州,赤须先生治。
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处。
云山——在邵州武刚县,属仙人卢生治之。
北邙山——在东都洛阳县,属魏真人治之。
庐山——在福州连江县,属谢真人治之。
东海山——在海州东二十五里,属王真人
景延楼记,翻译?
译文
我曾经坐小船,夜晚停泊峡水之口。前后左右,不是楚地的商船就是楚地的游览船。大的如官吏的楼船,小的似渔夫的钓艇。岸上有集市。我穿着草鞋,拄着藤杖,离船上岸。左右观看,十分愉快。黄金水自吉水同川入峡,峡的两崖对立,如刀削成。山一重一掩,水一纵一横。石与船相碰撞,船与水相激荡。船夫手眼稍不一致,危险就来了。下面都是深潭激滩。潭水黝黝,深不见底。浪花四射,白溅如雾。在这里经过,仿佛滟预堆一般,令人心惊神悸。峡的得名,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吧。江流到这里,水变得浅了,险峭的岩石变得平了。而重山峻岭忽然开阔,平地尽处,一望几百里没有任何阻隔了。当时秋雨刚晴,月亮从江的东面升起。远处,古代巴丘城邑的故墟,隐然在望。近处,玉笥山劈面挺峙,群峰耸翠。回顾后面,则是我刚刚经过的峡江。集市下边有栋宇,若台若亭。当时夜气很重,十分寒冷。我顾不上去打听,就哼着山谷先生《休亭赋》,下岸登舟了。今天,坐想起来,还历历如在目前。
隆兴甲申年二月二十七日,我的老朋友月堂和尚祖光来会我说:“清江有个姓谭的,家既富有,又有心学问。在峡水之滨建了一座楼,以收揽江山的胜景,招待四方来这里旅行的人上岸休息。楼成之后,曾请已故参知政事董公命名。董公取鲍明远《凌烟楼铭》中‘瞰江列楹,望景延除’句意,名曰‘景延楼’。想请您作文以记之,而没来得及。希望您完成董公遗愿,给谭家以光采。”我问:“景延楼是否就是我往日看到过而未暇去的那座楼呢?”祖光答道:“是的。”我说:“山水之乐是容易得到又不容易得到,不容易得到而又容易得到的。知山水之乐的人,往往得不到;而不知山水之乐的人,却往往得到了。贪山水之乐的人,山水之乐往往不给他;不贪山水之乐的人,山水之乐也不会失去。因此人和山水,每每两相求而不两相合。庾元规、谢太傅、李太白,本非山水中人嘛,可他们偏偏能够享受山水之乐(这是因为他们贪求山水之乐的缘故。)而居住在山区和水上的人,本是山水中人嘛,却讨厌山高水寒,且以寂寞为苦,总想离开那里而不可得。(这样看来),庾元规、谢太傅、李太白是贪者,而山居水宅之民是廉者。贪者予之,廉者夺之,不是很合适的吗?然而,为什么又说贪者不予、廉者不夺呢?现在,谭氏的得山水,是山水之幸呢,还是谭氏之幸呢?为我问问吧。”祖光说:“这些就可以记了。”于是,写了下来,送给他。谭氏兄弟二人,哥哥名汇,字彦济;弟弟名发,字彦祥。有一老母。家庭很和睦。这些都是祖光说的。杨万里记。
赏析
《景延楼记》宋杨万里撰。作于孝宗隆兴二年(1164)。本文系受友人祖光之托为谭氏所筑景延楼而作。它描绘了峡口上下的秋日夜景,介绍了此文的写作原由。
【注释】
1.峡水之口:即赣江峡江滩口。佑(gu估):商人。此处指商船。羁(ji机):旅行游览者。此处指旅游船。
2.艇,轻便的小船。
3.芒履:用芭茅秆皮编成的草鞋。瘦藤:藤作的拐杖。
4.水:指黄金水,赣江的一条小支流。吉水:赣江。
5.重:重迭。掩:盖过。
6.仇:敌。谍:与“仇”致,为激荡意。
7.计:合。殆:危险。
8.滟滪:长江三峡瞿塘峡中的险滩。
9.悍:险峭。夷:平廓:开拓,开润。绝:断绝。
10.霁(ji计):雨过天晴。
11.巴丘:县名。东汉末,孙策曾使周瑜镇此。晋属扬州庐陵郡,南宋属江州庐陵郡。故址在今江西峡江县北。
12.觌(di笛):见。玉笥(si嗣):玉笥山。
13.溯(su诉):逆水而上。
14.鲜:通“斯”。山谷先生:即黄庭坚(1045—1105),山谷为其号。
15.隆兴(1163—1164):宋孝宗年号。甲申:甲申年,即1164年。
16.愿:倾慕。
17.憩(qi气):休息。
18.参政:参加政事的简称。董公:即董德元(1096—1163),字体仁,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曾任校书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讲兼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尚书、参知政事等,封为庐陵开国子。以谄事秦桧致显。秦桧死后,遂被罢免。
19.鲍明远:即鲍照(414—466),明远为其字。南朝.东海人。工诗文。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为前军参军,掌书记。江陵乱,死于乱军中。凌烟铭,即鲍照所作《凌烟楼铭》的省称。《凌烟楼铭》中有“瞰江列楹,望景延除”之句。
20.假:给予。
21.夺:失去。
22.庾元规:即庾亮(289—340),东晋颖川鄢陵人,元规为其字。好老庄,善谈论。曾任江荆豫州刺吏,治武昌(今鄂州)。与僚吏殷浩、王胡之等登南楼赏月,谈咏竟夕。后江州州治移浔阳(今江西九江),好事者遂于浔阳建庾公楼。
23.谢大傅:即谢安(320—385),晋阳夏人。字安石。少有重名,累辟皆不起。每游赏,必携妓以从。年四十以后方仕宦。淝水之战时为征讨大都督,遣侄谢玄等大破符坚。卒后赠太傅。
24.李太白:即李白(701—762),太白为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