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故居,鲁迅故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鲁迅故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出阜成门地铁站,东行一程,再往北转,喧闹声渐少。两溜老旧的平房间有一扇朱红色的大门,那就是鲁迅故居——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故居是一座青瓦灰墙的小四合院,东墙上挂着“西三条胡同21号”的门牌还能依稀辨认。再旁边,是郭沫若写的“鲁迅故居”的牌子。鲁迅离开北京后,他的母亲和他在老家的妻子朱安女士一直在这里生活,直至她们相继去世。1947年6月,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病故,当鲁迅故居面临国民党劫收的危难之时,王冶秋、徐盈、刘清扬、吴立恒等人通过北平地方法院以“查封”的方式,将这座故居保护下来。

故居景象


  从正门进去,是很小的一个院子。北边是他的母亲和妻子朱安的卧室,西边是厨房,东边是女工们的卧室,南边是鲁迅会客和藏书的地方。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后院的中心,果然有一口他亲自打凿的苦井。现在周围围上了白色的栅栏,非常的显眼。只是井上被两块大石板盖住,不知道是否还有井水。故居接待员笑着回答说:“北京近年地下水都普遍下沉,井里早没水了!”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这是鲁迅在散文《秋夜》一开头说的两句话。 站在鲁迅故居的后园里朝远处望,我没有看到枣树,看到的是楼房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故居的前院和后小院的通道处,倒是有两棵枣树,由于无人采摘,枣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枣子,许多都掉落在地上,在土里腐烂了。 一旁的接待人员说:“那两棵当年的枣树都没了,这几棵,是后来补种上去的。” 枣树没了,鲁迅也没了,留下来的是那些立在原地、傻呆呆等着主人回来的房子,以及鲁迅当年手植的丁香。它们已历经了70多年的风雨,枝繁叶茂,快遮挡住了院子里的天空。



  在此居住期间,鲁迅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80多年过去,如今这所简朴的北京普通小四合院,已成为北京鲁迅博物馆的一个组成部分,每日里迎接各地慕名而来的访客。


鲁迅故居所在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内的鲁迅雕像

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9:00—15:30(周一闭馆)成人:5元 学生:3元

免费参观须知

  一、提前预约登记(30人以上)的大、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费。

  二、家长陪同的中、小学生(学生免票)。

  三、持有效证件的教师、军人、残疾人、老年人(60岁以上)及享受城市低保的人员免费。

乘车路线

  地铁环线:阜成门站B出口

  电 车:102、103、101路

  公交车:13、19、21、42、44、46、56、121、335、336、387、409、603、604、650、702、709、716、812、814、816、823、846、850、855、运通(102、106)

  地址:西城区阜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北京胡同里有哪些名人故居?

闹市中的丹柿小院:老舍故居


  老舍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己掏钱买房的第一位作家。他颠沛流离了大半辈子,都不曾有过自己的家。在美国的四年里他对家的渴望达到了顶峰,如他在信中说的那样:“有家难回,像个丧家犬”。1950年,老舍先生终于回到了故乡北京,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他一生喜爱花草,1953 年春天,老舍先生在小院中亲自栽下了两棵柿树。每逢深秋时节,柿树缀满红柿,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为此胡絜青美其名为:“丹柿小院”,称自己的画室为“双柿斋”,柿子成了这座小院的标志。


  在老舍故居中,客厅里的陈设是严格按老舍先生的意图布置的,处处表现了他的爱好和性格。客厅中陈列着沙发、条案、凳、硬木雕花圆桌及多宝阁。南面向阳的窗台、茶几上摆着各种盆景、盆花。西墙上挂着老舍喜爱的字画。院东是实物展厅,展出了老舍先生珍贵的图书、手稿和生前遗物等。院西侧便是老舍先生的创作展厅。展室内的墙上,展出了老舍先生各个时期的工作生活交往以及进行创作的画照,图文并茂,十分丰富。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进入),周一闭馆。


  地址: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


  行车路线:乘104、103、127、特11、420、108、111路灯市西口站下车往西走或2、60、82路妇产医院站下车往东走。


  陋室中的百年小院:茅盾故居


  茅盾先生的故居有两处,一处在乌镇,一处在北京。乌镇是茅盾先生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北京是茅盾1972年后居住的地方。进入小院儿,便能看到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四个大字,缓缓而行,收入眼中的便是院内茅盾先生的汉白玉半身雕像。几个陈列室中,分别记录了茅盾先生的文稿,通过这些文稿可以了解他的一生。


  故居后院里的北房有四间,它们分别是茅盾陪伴孙女、会见好友和他自己的卧室。茅盾逝世的前几年,由于行走不便,不能去书房写作,一切读写事宜就在卧室的一张桌子前完成。


  据说:这是一座百年老院,从院里老屋上的两层檐椽来看,清朝时住在这里的至少是个四品以上的官员。这里还曾是蒋介石在北京的行辕,解放前,也曾是达官显贵的宅院。其实,名人故居的背后还有很多我们未曾发觉的有趣儿的历史典故。


  地址:东城区后圆恩寺13号


  居住时间最短的名人纪念馆: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这是一座建于清代中期的四合院建筑,是较为完整的单体四合院。徜徉小院,最吸引人的要数院落中间的齐白石先生的雕像了,这尊雕像是雕塑家吴为山的作品,铸铜工艺制作,生活化又倍感亲切。


  相传此处是清代中晚期内务府一总管大臣的宅子,后分割出售。新中国成立后由文化部购买,作为画家齐白石的住所。由于老人思念在西城跨车胡同的旧居,在此住了不长时间便迁回西城,此地便改为齐白石纪念馆。


  纪念馆里有老先生的各种作品,花鸟鱼虫的作品颇具艺术观赏性。有起居室、书房、会客室等展厅,可以从不同层面了解这位近代画家的生平。


  开放时间: 09:00-17:00


  地址: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院

安徽绩溪有多少景点?

绩溪龙川景区,绩溪胡宗宪尚书府,紫园,胡适故居,太极湖村,徽杭古道,千年仁里。基本上就这些 ,纯手打给分吧

安徽有哪些古镇?

1、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三杭路。古镇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古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集合了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

2、长临河古镇

长临河古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政府。长临河古镇的老街一共两条,一条就叫老街,另一条取名东巷。 东巷是长临河古镇的文脉所在,青砖小瓦马头墙、木雕门窗冬瓜梁,小桥流水环镇绕、百米长街古色香,留给后人一首深沉悠长、苍凉隽永的诗。

3、烔炀镇

烔炀镇,取名于烔炀河,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居巢区烔炀镇。烔炀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系传奇将军李克农故里,明清建筑烔炀老街和李鸿章当铺浸润出独具特色的烔炀历史古色,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亲为题词“江淮古镇烔炀河”。

4、鸠兹古镇

鸠兹古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纬二路和徽州路交汇处。古镇以徽派建筑为本底,徽商文化为载体,追溯时间脚步,沉淀传奇般的徽文化基因,将非遗文创区、市井小吃区、茶肆酒吧区、主题民宿区、环湖风情区、沿河风光区、书院文化区等,十余种徽文化沉浸式演艺、十六处人文景点、超三十种非遗体验项目、五十余家徽商老字号容纳其中,一路一巷、一院一景,尽显天下为怀的徽商精神。

5、西河古镇

西河古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西河镇。古镇大体保留着晚清徽派的原真风貌。沿河一侧旧民宅,墙高壁陡,基部用麻石堆砌而成,拔地数丈,峭壁耸立,素有“江南吊脚楼”之美誉,堤埂内侧房屋店铺多为数进相连,从街心踏青石台阶而下,步入室内,可延伸十余米。

6、洛河镇

洛河镇,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古称洛口,因位于洛涧入淮口而得名。历史上先后发生过秦晋、梁魏之战,有“洛涧古战场”之称。 北滨淮河,明洪武年间建镇,属怀远县。清咸丰年间设洛河司,水陆交通、商业繁荣、人文荟萃,清代出翰林3人、巡抚1人、举贡生员数十人,经济文化盛极一时。民国19年(1930年)九龙岗矿煤矿开发,为解决煤炭和其他商品分流,古镇港口地位被田家庵所代替,洛河逐渐衰败。

7、隋唐运河古镇

隋唐运河古镇,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古镇由五凤三阁景区、水镜戏台、漕仓堰闸景区、茶道石舫、闸口盘车景区、运河天地等部分组成,呈现独特且丰富的隋唐运河古镇文化。

8、淮北古茶镇

淮北古茶镇,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小镇经历了3000年的历史风雨侵蚀,而茶文化则自明代起便一代代“香烟”不断,延续了600多年。那里茶香独特,是淮北地区颇有名气的古茶镇。临涣镇是安徽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9、铜陵大通古镇

铜陵大通古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通古镇坐落于长江支流的边上,古时候曾经是人员拥挤的码头,因为古时候的交通主要以船运为主。适合写生,古镇考察,接触民风民情,感受古朴村落。

10、犁桥水镇

犁桥水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明塘村。水镇内景点有:古戏台、古县衙、古绣楼、当铺、更楼、三元门、古祠堂、书苑等古建筑群落,还有老街古钱币博物馆、火文化展示馆,红色革命纪念馆、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木雕博物馆等场馆,以及非遗传承文化一条街等等。

11、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宏村是徽派民居村落中最具代表性的村子,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曾在此取景拍摄——村外的南湖桥。

12、西递

西递,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递村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 “世界上最美的村庄”、“古民居建筑的宝库”的美誉。村内保留着数百幢明清古民居,建筑及路面都用大理石铺砌,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如置身迷宫。

13、黄山汤口镇

黄山汤口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因黄山风景区温泉古称汤泉而得名。黄山温泉水注入汤泉溪,最后汇入逍遥溪,逍遥溪穿汤口镇而出。是黄山汤泉水出山之口。在沿河不到1公里的狭长地带上,各式徽派建筑依山临水而建,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高低错落,与四周的绿水青山交相辉映。

14、义门古镇

义门古镇,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古为皖北重镇,是县西、亳东、永城南、阜阳北方圆百十里工农业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古时,镇上庙宇林立,名胜众多,四周城墙高一丈五尺,设城门九个,镇区范围内,有大小庙宇72座,故称“庙集”。至今仍能屈指可数的有千佛阁、玄帝庙、龙王庙、城隍庙、关帝庙、孝子祠、干柴庙、玉皇庙、清真寺等十余座。

15、查济古镇

查济古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泾县城西60公里处)。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岑溪、许溪、石溪三溪在村中汇流,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沿溪而建。爱日堂是《荒村客栈》取景地,悦桂山庄是《生活启示录》里胡歌的老家。

16、赤滩古镇

赤滩古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琴溪镇赤滩村赤滩风景区。是青弋江航道上一个古老的水上重镇,自明、清以来一直就是乡(镇)政府所在地。曾是泾县历史上知名的十八古镇之一,现隶属琴溪镇。明清一条街古建筑群完好保存,卵石路面,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马头墙、四水到堂,具徽派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税务局长》、《一个女人的史诗》、《依然的心》等多部电视剧曾在这里拍摄。

17、水东镇

水东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水东镇曾经是宣城地区重要的水码头和商贸集散地,现在还保留着正街、横街等老街,就连街道两边的许多老店铺也和以前一样。在老街甚至还有一座1870年建成的哥特式建筑——圣母堂,它也是皖南地区第一座天主教堂。

18、章渡古镇

章渡古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章渡镇。章渡老街建于明代中叶,是古镇现存最长的老街,由一横一纵两条主要大街构成。古镇之前是个繁华的渡口,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这个渡口渐渐的疫弃了。这座摇摇欲坠的古镇被网友惋惜地称为“我国十大行将消失的景色”。

19、桃花潭镇

桃花潭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委(063县道东)。古称南阳镇分万村和翟村,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镇内有保存最完整的皖南古民居群,计有明清建筑700余处。李白题下《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今,诗仙、豪士逝者如斯,但桃花潭却因之流芳千古。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烟台凤凰山,烟台凤凰山公园大火原因?
下一篇:商丘兴华学校(商丘工学院附属兴华学校召开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