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理工学院(探访校园羽毛球|广东理工学院:跨越校区共赴青春之约)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探访校园羽毛球|广东理工学院:跨越校区共赴青春之约

2023年广东省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日前在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落幕。来自90所高校的学生尽情展现自我、挥洒汗水,赛场内外洋溢着运动的激情和青春的朝气。他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近一支来自广东肇庆的队伍——广东理工学院羽毛球队。该队成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甲组和乙A组两支队伍,队员约15人,由闫旋飞、贾树波、卢京顺3位老师组成教练团队。近年来,广东理工学院羽毛球队喜报不断,在省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省大运会等赛事中获奖频频,这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成效的体现,也是学校践行“体教融合”、全面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缩影。

校园联赛

助推羽毛球蓬勃发展

据广东理工学院体育系副主任夏磊介绍,学校非常重视体育工作,致力于将体育打造成学校的一张名片,目前一共开设了18门体育课程。体育课之外,同学们还成立了篮球、羽毛球、网球等体育俱乐部,学校老师负责俱乐部的日常运转。

学校形成了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鼓励学生多去尝试不同的体育项目。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也发掘了很多人才。

作为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羽毛球俱乐部每年都有超过500名学生报名参加。与此同时,学校也在场地建设、器材投入等方面为羽毛球的发展提供硬件上的支持,在高要和鼎湖两个校区都设有专门的羽毛球场地。

广东理工学院校内的羽毛球联赛也为广大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

该联赛始于2016年的院系羽毛球团体赛,为各院系学生搭建起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以羽会友的舞台,推动校内羽毛球运动蓬勃发展。校方还与直播平台建立合作,对赛事进行转播,点击率高达70多万。学校羽毛球队就在这样的氛围下日益发展壮大。

队友感情

志同道合只因热爱

“我很小就开始练羽毛球了。上大学之后,遇上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训练、打比赛。这四年,我收获了比成绩更重要的友谊。”2019级信息技术学院的陈燚彬说道。

这是上大四的陈燚彬最后一次代表学校参赛。去年的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开赛前半个月,他在训练中崴脚,而他仍坚持带伤出战。在小组赛阶段,男单一天至少要打3场比赛,每次打完后他都要到隔壁足球场上冰敷肿胀的脚踝,敷完继续上场。

今年的比赛,伤愈的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站上领奖台”。但8进4阶段的比赛,他遇上了最终获得甲组男单冠军的余岳霖,经过两局鏖战,他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虽然很享受比赛的过程,但自己在最后一年没有更进一步,还是略有些遗憾。”回想起这次比赛,陈燚彬仍心有不甘。

在备战阶段,羽毛球队的训练频率很高。“每天早上6点半集合拉练体能,晚上下课后还要做有球训练。”乙A组别的队长汪才胜介绍说。

他在去年的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了乙A组的混双冠军,此次锦标赛也和搭档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尽管训练任务繁重,但队员们都乐在其中,从不抱怨。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汪才胜感到很幸运,“队内氛围很好,训练的时候一起进步,出了球场大家也经常团建,彼此都是很好的朋友。”

青春之约

往返两小时只为合练

羽毛球队员分布在学校的鼎湖和高要两个校区,训练则更多集中在高要校区。如此一来,鼎湖校区的队员每次合训,不少队员往返需要两个小时以上。

“我和搭档分别在两个校区,双打需要两人不断磨合,培养默契,所以训练还是一个蛮大的问题。”来自2019级外国语学院的胡瑜介绍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和搭档陈思琪在这次锦标赛中获得了甲组女双第三名的成绩。

没有训练的时候,两人也没有闲着,互相约着到外面的球馆去,和各个年龄段、各个水平层次的球友们切磋交流,慢慢提升默契。从2020年组队至今,两人一起打过的比赛早已数不清了,不仅在球场上默契十足,私底下的关系也很亲近,连彼此的父母都相互熟悉。

今年,由于上大四的胡瑜在外实习,两人赛前合练的机会也十分有限,但双方都很珍惜这最后一次搭档参赛的机会,挤出时间练习。

“只要有心,就不觉得跑来跑去很麻烦,不会觉得累,双向奔赴嘛。”陈思琪说。

谈及多位队员即将毕业,广东理工学院羽毛球队教练闫旋飞略有些伤感。对于这批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球员,他有很深的感情。

“他们有一股向上和不服输的劲儿,不停寻求进步,除了代表学校获得各项荣誉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校外展现了广理学子的精神面貌。带领这样一个队伍,是我的荣幸。”闫旋飞说。

南方+记者 彭博

见习记者 许仪

图片 受访者提供

【作者】 彭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无想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下一篇:仙岳山土地公庙,仙岳山公园有停车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