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地图(从泸县之变看家乡之美)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从泸县之变看家乡之美

朱仕奇家庭档案:从泸县之变看家乡之美

曾佐然

泸县泸县房监所退休职工、今年82岁高龄的朱仕奇根据自己的家庭档案整理出了《从泸县之变看家乡之美》文章,分享给大家。

朱仕奇生于1939年,1959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泸县太和中学、福集区中心校任教。1982年12月调泸县文教局任基建管理干部,1988年调泸县城建局工作,1999年退休。退休后,朱仕奇潜心整理出了800多本家庭档案,用家庭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和祖国的发展变化,受中央、省、市媒体采访报道,被评为四川省十佳老有作为典型人物。

“泸县县域多次调整,越调越小,越来越精,好管理了。从泸县变迁史让我们看出我们的党在加强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初心和使命。也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朱仕奇把家庭档案中的泸县各类地图,整理成《泸县变迁史》专集,从泸县地图的变化,来看家乡的美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泸县县域,越调越小,利于管理。从各个年代的泸县地图看出,最大的县域是民国初期的十大乡图,总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1951年底县域第一次调小,1985年4月,又第二次调小,其准确面积是2147平方公里,1996年6月泸州市行政区划调整第三次调小后,全县面积只1532平方公里了,我把这几次调小情况绘在一张图上,让人一目了然。通过观图让我们看出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治国理政的决策,把泸县越调越小,越调越好,也更利于管理了。

有县无城,泸县在小市得发展,为区划调整作贡献。1950年7月设置泸州市后,7月25日泸县人民政府迁到小市新街子,从此泸县有县无城。泸县人期望有县城,曾经努力过。《泸县志》308页的原文是:“1950年7月,市、县分治后,泸县县级机关居住小市,1958年曾规划福集为县城,省转报国务院未批准实施”。

泸县有县无城47年,泸县县级机关在小市得到很好发展。1988年12月,朱仕奇亲自负责的住房制度改革调查统计,泸县在泸州市城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共104个,拥有职工6438人,有职工住宿用房153545平方米,约占小市一半的房屋,为新组建的泸州市龙马谭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泸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作了贡献,所以有县无城的那段历史,不能忘记。

泸县县城,从无到有,越建越大。1996年1月26日,四川省政府批复泸县政府驻地由泸州市小市迁至福集镇后,泸县就有县城了。经历几十年无县城之苦的泸县县委和政府,得到批复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县城修好,决定找最好的规划设计单位搞高瞻远瞩的规划,基调是“高起点、严要求、大气魄”。今年县城建设二十五周年了,泸县新县城“四横四区”城市格局已形成,“一横一纵半环相扣”城市管理骨干路网构建成型,建成区已超20.5平方公里,人口达20.5万人。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小韭菜沟(小韭菜沟秋意)
下一篇:白云山索道(2023广州白云山带小孩游玩攻略(懒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