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留给我们回味的,不止于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的新成就,还有中国高新科技产业的奋力前行。
文丨BT财经 庆秋
春节档终于回暖了。
1月28日,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3亿元,是近八年以来同档期最差的票房成绩。而整个2022年的全国电影市场也表现萎靡,总票房为30003%;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799%。
今年春节档的影片,不仅类型多样,质量也都颇为上乘,为低迷了三年之久的电影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其中,《流浪地球2》从一众影片中脱颖而出,以总票房25亿元(截至1月29日)的成绩拿下春节档第二名,仅次于《满江红》,豆瓣评分高达811亿元的票房成功拿下春节档冠军。
2019年2月11日,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流浪地球1》主出品方之一北京文化迎来了涨停板,并发布公告称,《流浪地球1》的票房收入已经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最终,《流浪地球1》斩获465亿元,收益约为28亿元,具体收益在2019年三季报中确认。而北京文化2019年第三季度的营收为673亿元,这意味着《流浪地球1》一部电影几乎贡献了公司的全部营收和利润。拉长时间线来看,2019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均为北京文化历年来同期的最高水平,很难不归功于《流浪地球1》。
再据其2017年1月份的投资公告显示,北京文化向《流浪地球1》投入了17亿元-232亿元,同比减少4145万元,同比下滑992亿元,同比减少1633亿元,同比跌幅高达28366亿元,同比下降了616亿元,同比缩水14458亿元。然而,《流浪地球2》未能成功卫冕春节档票房冠军,票房压力依然很大,恐怕难以复现《流浪地球1》超高的投资回报率。
据了解,一部影片的票房总收入在剔除5%的国家电影转型资金和35万。商汤科技生产的笨笨智能积木在淘宝旗舰店上的销量已经超过3000台,按其899元的单价计算,销售额已经突破2695%。随着《流浪地球2》的热映,越来越多人了解到外骨骼机器人,增长最迅猛的C端市场或将迎来新的发展热潮。
此外,作为影片中的大BOSS,量子计算机MOSS也成为影迷讨论最热烈的对象之一。而大众所不熟知的是,我国其实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2020年9月,国内首个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在合肥正式上线,搭载6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夸父KF C6-130,可面向全球用户提供真实的量子计算云服务。同年12月,潘建伟教授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当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虽然目前量子计算机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但全球科技巨头对这个领域都相当重视,投入巨大,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谷歌团队于2019年就曾用54位量子处理器在200秒内完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超级计算机1万年才能完成的特定计算。
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预测,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将从2020年的4.12亿美元急剧增长至2027年的86亿美元。专家表示,目前谷歌、IBM、亚马逊等全球量子计算企业的工程化商业化目标大都设立在2030年,希望在那一年能迈入通用量子计算机时代。
令国人自豪的是,《流浪地球2》展示出来的这些黑科技,中国都有研究甚至引领。在热闹的春节档落下帷幕后,《流浪地球2》留给我们回味的,不应只是资本的狂欢,也不止于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的新成就,还应该有中国高新科技产业的奋力前行,在世界舞台上闪亮。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