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周村古街印象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淄博市周村古街印象

记忆????

端午小长假期间,我与朋友们来到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的周村古街游玩,看到街边店铺林立、建筑风格古朴厚重,依稀可见当日之繁华。疫情之下的游人不是很多,经过扫入场码、测体温后进入景区,沿着古街悠闲漫步,品味古色古韵建筑、体验古街老巷慢生活…… 周村古街位于淄博市周村区,有一条被称作“大街”的古商业街,它源远流长的历史可追溯到近600年前。“大街”像一部历史长卷,承载着周村商埠发展的历史,诠释着鲁商在这座百年商埠创造的商界奇迹,被专家喻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群”。 周村古商业城占地 17 公顷,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 古商业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是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约公元1410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它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口,北至朔易门,长约两华里,北极阁拦腰横跨中间,把大街分为南北两段,现状保留的基本为南段,全长400米。 周村号称“天下第一村”,据传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享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之美誉。 大染坊位于银子市街90号,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的旧址,也是电视剧《大染坊》故事拍摄的原型,“大染坊”的业务主要是将收购来的丝绸、坯布进行整理染色加工,然后批发出去。 开国大典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也来自瑞蚨祥。 周村旱码头古商街自古就是商业文化重镇,素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这里还因为古街纵横,商埠林立,文物众多,被中国古建筑委员会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关于“今日无税碑”的说法:<br><br>清朝初年,周村由于处于交通的十字路口,逐步成为方圆数百里之内的商业中心,县里在周村设立“二公衙门”,派专人收征市税,后来愈演愈烈,税如牛毛,致使许多客商不敢贸易,纷纷离开周村。<br><br>回乡探亲的李化熙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向顺治皇帝禀告,建议免除周村市税,让商人们安心做生意。顺治皇帝说,那就免一天的市税吧。李化熙当即叩头谢恩,心里却想,一日无税怎么能保长期繁荣呢?他想来想去,于是夜间修书一封,派心腹飞马直奔周村。令刻了一块五尺石碑,立于市中,上书“今日无税”四个大字,并晓谕众人,奉谕立碑,违令者严办。从此,周村街上做买卖不收税的消息越传越远,四面八方的商人纷纷赶来周村设立铺号,贸易越来越兴盛。 周村烧饼因产于淄博周村区而得名,其源于汉代,成于晚清,是山东省名优特产之一。该小吃以山东省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拥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山东瓜拉叶子烧饼"。 周村烧饼,誉满天下。 周村一游,让我记忆犹新。漫步在大街上,不必说耳畔萦绕的讨价的喧哗,也不必说老商号阔气的门脸,单就是那些地上无言的青石板等等就能让人认知周村这个永远活着的旱码头。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周村古街(漫步明清古街 体验民俗文化 外国视频博主打卡周村古商城)
下一篇:大别山滑雪乐园(“北冰南展”:大别山里热“雪”燃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