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刊》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故宫博物院主办的人文类学术期刊,以立足于实证基础上的文博和明清宫廷史研究为主要特色。长期以来,刊物坚持以党的出版方针为指导,坚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维护学术的严肃性和诚信。《院刊》创刊于1958年,1958和1960年出版两期后即停刊。1979年复刊为季刊,经过多年发展,2019年改为月刊,至今出版近250期。
刊物注重挖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学术资源,立足本院科研力量,面向社会学界,关注文物和考古新资料,关注学术发展前沿,注重多学科相融合研究的方法论进步。同时,刊物坚持专家学者匿名审稿制度,严把论文质量,保持了学术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自1996年起,本刊连续9次入选北京大学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0年,本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考古类扩展版”,2013至今入选“考古类正版”;同年,《院刊》入选由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遴选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次年,入选“2014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2015年及2018年,本刊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核心期刊,2015、2021年,入选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同时,本刊还入选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2020年度“考古学”类核心期刊。此外,刊物还荣选“2015年度中文报刊海外发行最受海外机构欢迎Top50”。2016年,《院刊》荣获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评选的“中国最美期刊”称号。2019年,《院刊》入选中国期刊协会举办的2019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精品期刊展”。
目前,《院刊》主要栏目包括“文物研究”(含“古书画”“古陶瓷”“古代工艺”“古建筑”“美术考古”等)“考古学研究”“明清历史”“文保科技”“博物馆学研究” “大家访谈”“学术动态”等。
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郑欣淼?单霁翔
编辑委员会主任:王旭东
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亚民?王旭东?王连起?王素?任万平?朱赛虹?李文儒?李季 杜廼松?肖燕翼?陈丽华?陆寿麟?宋纪蓉?余辉?郑欣淼?单国强?单霁翔 苗建民?施安昌 赵国英?晋宏逵?耿宝昌?聂崇正
主编:赵国英
执行主编:张露
副主编:何芳?谭浩源
编辑:何芳 宋仁桃 谭浩源 盛洁 陈文曦 郭洋梦莎
英文翻译:杨爱英
封扉设计:赵健
平面设计:李猛?李晓丹?杜英敏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故宫博物院
编辑:故宫博物院院刊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内
邮编:100009?
投稿网址:https://ggbw.cbpt.cnki.net/EditorCN/Index.aspx
出版发行:故宫出版社
订阅处:全国各邮电局
海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零售发行:故宫出版社发行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大街99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8500 7817 / 7906
传真:010-6512 9479
印刷: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为适应信息化建设,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并由故宫博物院官网同步推出。此外,文章可能由包括但不限于“故宫博物院院刊”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中国古陶瓷学会、中国历史研究院、学习强国故宫号等相关媒体平台转载,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本刊一次性给付。如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故宫官网或上述媒体平台,请在来稿时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