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太地道,俄罗斯釜底抽薪
今天分享3条消息,一条比较积极,一条比较残酷的消息,一条有人不太地道。
人生就像开车,“起步”需要勇气,“刹车”体现格局,国家也是一样,十次事故九次快,大家都知道刹车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第一条比较积极的消息,中美关系刹车的一条消息。今天上午,我们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柬埔寨举行会谈。视频当中我们看到,双方代表团阵容庞大,现场记者人头攒动,举世瞩目。
我们知道,今年6月份中美两国防长在新加坡首次会晤。7月份中美两军参谋长视频会晤。我们反复告诫美方,中美两军关系处于重要关口,下一步两军还有一系列的对话和交往活动,希望美方谨言慎行。
但是今年8月份,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执意窜访我们台湾地区,我们外交部8月5日宣布了8项反制措施,其中3项:中美两军“三个取消”,一,取消安排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二,取消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三,取消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自此,中美两军之间的交流管道几乎全部中断,两军关系因此陷入谷底。我们当时采取这个做法的目的,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美方,日趋成熟的中美两军关系是靠双方共同呵护的,所谓的“护栏”不能成为美国干涉我们中国内政的防弹衣,失去刹车片,玩火必自焚。
那么这一次,从8月5日到现在,3个多月的时间,不久前中美领导人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会谈,美方主动释放了愿意和中国缓和关系的意愿,所以我认为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魏凤和部长和奥斯汀会谈,相当于这次为中美两军关系装上了“刹车片”,是一条比较积极的消息。
这是今天我讲的第一条消息,再来看第二条消息,我认为是一条比较残酷的消息。
乌克兰全国紧急停电,乌克兰电力公司最新通报称,从11月21日起,将按计划在全境所有地区断电,可能持续4个小时。
我们知道,5天前的17号,乌克兰首都基辅迎来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气温降到零度以下,俄乌冲突从上一个冬天打到了这个冬天。但是与上一个冬天不同的是,就像泽连斯基所说,俄军摧毁了40%的发电站,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冬天对乌克兰老百姓来说,是一个缺电缺水缺暖的冬天,一个糟糕的、寒冷的、残酷的冬天。
那么对乌克兰人来说,比这个冬天更残酷的、更寒冷的,还有美国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6天前泼的一盆冷水,马克米利在五角大楼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乌克兰(取得)军事胜利的可能性并不大,包括收复克里米亚,从军事上说,这种情况很快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那么对乌克兰军人来说,比这个冬天更更残酷的、更更寒冷的,就是乌克兰政界军界的高层,可能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决心强攻克里米亚。
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加夫里洛夫日前说,乌军可能在圣诞节前“重夺克里米亚”,并在2023年年初“结束战斗”。圣诞节什么时候?12月25日,也就是说,加夫里洛夫说,下个月,乌军将对克里米亚发起进攻。
如果是他一个人这么说,倒还好。但是遗憾的是,持类似观点的乌克兰官员并不在少数。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日前也说,这场战争还在继续,乌克兰计划为收复克里米亚展开军事行动,我确信夺回克里米亚的战役将会发生。
对于乌克兰高官的这一系列表态,俄罗斯人认为不可信,不可能发生。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主席邦达列夫昨天在社交媒体上说,一、乌克兰既没有资源和军事力量,也没有克里米亚民众的支持。二,西方国家也不会在这样的冒险中帮助乌克兰。三、基辅的行动也就止步于口头表态。所以他认为,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的说法既鲁莽又厚颜无耻,只不过是向本国公民献媚,试图说服他们即将取得胜利,试图提高乌克兰人民的士气,以及蒙蔽西方赞助人加强援助。
俄罗斯联邦军事科学院院士科什金也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说,迄今为止,基辅对克里米亚进行军事行动的计划看起来不切实际。因为进攻克里米亚是复杂的军事行动。该行动需要大量资源,如人力、高科技武器系统以及陆海空协同作战。乌克兰武装部队至今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独联体国家研究所军事专家叶夫谢耶夫昨天也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乌军进攻克里米亚的真正动力。即使乌军决定在这一地区发动进攻,暂时也无法运送重型武器。如果乌克兰军队决定强渡第聂伯河,他们将遭到俄军强大的火力打击。因此,所有关于进攻克里米亚的言论都是信息压力。”
今日俄罗斯昨天也说,克里米亚通过一条仅约8公里宽的土地与大陆相连,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任何地面战役都将被俄罗斯军队挫败。尽管有西方支援,但乌军仍缺乏足够的能力和技术手段,鉴于此,乌克兰武装部队进行此类操作充满了灾难性失败的风险。
不仅俄罗斯人这么认为,美国第一防务网也认为,乌克兰要想重新夺取克里米亚绝非易事。一方面,自2014年以来,俄罗斯就一直在加强部署于克里米亚的军力;另一方面,无论是从空中还是从地面进攻克里米亚,乌军都缺乏必要的军事实力。
不仅如此,恰恰相反,从昨天开始,西方开始讨论,已经到来的冬季,到底会对俄乌双方谁更有利?
美国防长奥斯汀说,俄罗斯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器,乌克兰在即将到来的冬天将是艰难的。
法国《外交世界报》报道,冬天多次帮助俄罗斯赢得最艰难的战争,在目前与乌克兰的冲突中,冬天的寒冷可能扭转局势。
他们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就是,一、冬天的到来将意味着所有的战斗都在减缓。乌克兰以速度和突然性为基础的作战方式将失去大部分优势,乌军士兵将集中精力取暖,而不是攻击俄方阵地。二、目前,俄罗斯开始不仅针对乌克兰军事目标,而且还针对其他关键基础设施,包括军民两用基础设施实施打击。这可以削弱乌军的作战意志。三、冬季会给车辆机动带来麻烦。轮式车辆在寒冷和沼泽条件下通过性较差,这将影响双方的后勤支持,相比之下,乌军的后勤困难更大。
这是今天要讲的第二条消息,对乌克兰来说残酷的消息。
再来看第三条消息,哈里斯访菲,美国给菲律宾下套,很不地道。
为什么说不地道呢?那边,刚口口声声说想要缓和关系,这边,又在桌子底子悄悄搞小动作。
我们知道,美国副总统哈里斯正在菲律宾访问,哈里斯今天有一个行程,里面有文章,这个行程就是哈里斯将于11月22日,也就是今天到巴拉望岛。巴拉望岛在哪呢?紧挨着我们的南沙群岛,美国媒体把巴拉望岛不怀好意的称之为“菲律宾与中国海上主权争端的最前线”。
这次哈里斯去巴拉望岛,被美国媒体称之为到访菲律宾巴拉望岛最高级别的美国官员,尤其阴险的是,哈里斯这一次还计划专门访问菲律宾的海巡部门。
什么目的呢?就是一句话,拱火南海问题。
我看这次我们有媒体就评价的特别到位,说哈里斯此行,就像是想把挑起南海冲突的火线硬往菲律宾手里塞。这,真的很不地道。他就是想通过这些小动作、小把戏,最终试一试看能不能得一点利。这种小动作,小把戏,我认为就是四个字,痴心妄想。
最后呢我想以三句话结束今天这期节目,
第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听其言还要观其行。目前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个企稳的机会窗口,美国说的一套听起来很好听,但是做的一套我们也必须留意,我们当然希望美国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
第二句,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意思是好人往往比较正直,但是好人也不会总是逆来顺受。坏人多仁义缺失,想通过花言巧语苟且得利。
第三句,我认为讲的比较过瘾,是我们元代《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当中的一句话,把贪图小便宜的小人说的简直是活灵活现、入木三分、酣畅淋漓,用来形容今天某些国家非常贴切。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ku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意思是说,从燕子嘴里夺泥,从针头上削铁末,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刮金:在没有中找有。从鹌鹑的嗓子眼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刮油。真亏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好,关注终南剑客,为您解读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