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历史:和平门_城墙_城门_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原标题:北京地名历史:和平门

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北京地名儿历史:说说和平门。作为北京城区著名地段的和平门,位于西城区东南部,泛指前门西大街、宣武门内大街、北新华街、南新华街相交十字路口左近。早先这个路口还是个分界线,以南属宣武区辖界,其北为西城区辖界;当然了,随着宣武与西城合区,这个分界线的功能也就消失了。

北京带门的地名儿多到一时难以尽数,其中大多因为老城门而来,有清朝的、比如广安门(虽为明朝所建,但当时叫广宁门),有明朝的、比如西直门(明初在元朝和义门基础上改建而来,名字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有元朝的、比如光熙门、安贞门、健德门(这些都是元大都城门旧址),甚至与更加久远的金中都城门有关,西客站北广场附近的会城门就是;包括大红门、小红门、西红门也是城门:海子墙上的城门。

和平门虽然也“ ”城门,然而与这些相比可不老;地铁二号线就包含了很多“门”,大多因老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中的“内九”而来,也就是说二号线就相当于过去内城城圈儿;和平门也是其中一站,却不是内九门之一;复兴门与建国门也不是。复兴、建国二门是日伪时期建设东西郊工业区与商业区,为了方便交通而在城墙上扒开的大豁子。和平门比它们早,诞生于1926年,之前是水关。

所谓水关,就是为了连通城内外水道、在城墙下部留的闸门,当年的内城上有好几个,比如正阳门水关就在崇文门和正阳门之间、今正义路南口附近。当初的南、北新华街不是街,是一条排水沟,叫化石桥大沟渠;沟渠穿过城墙的位置设置了出口,所以叫化石桥水关。1913年,在民国政府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下将化石桥沟渠改为暗沟,此后在暗沟之上修筑了新华街、当时还不分南北,因为有城墙的阻隔,所以到水关这儿就不通行了。

实际是打算拆掉城墙继续往南修的,向北则连上中南海袁总统府西墙外新建的府右街,形成一条新的、沟通内外城南北向的大干道。但当时前门大栅栏儿一带的商家们怕这样作会使顾客分流,从而影响生意。于是采取贿赂、游说等手段影响当局,说打通城墙会破坏风水,不利于财气聚敛,甚至会动摇总统地位。袁世凯也挺迷信,听了这话马上取消了打通城墙的计划。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进驻北京,开始整修城墙、街道,在化石桥水关以南填沟修路,也叫新华街,从此该街才分南北,这会儿依然有城墙阻隔。

1926年,时任北京警卫司令的鹿钟麟(冯玉祥部下)下令将城墙打通,共开了两个门洞,分出上下行,并安装了铁门,起初命名为“新华门”;但由于袁世凯将宝月楼改建的中南海南门也叫新华门,重名了,于是在1927年改名为“和平门”。张作霖时期一度改为为兴华门,后改回。有门洞、也装了铁门,当然得算城门,但传统的城门是城防系统的重要设施,还包括城楼、箭楼、瓮城等,由于和平门“不成套”,所以只能勉强算城门。

1958年,北京市政府下令将门洞拆除,形成了更宽阔的大豁子。1966年北京修地铁,将城墙拆除、护城河填没;后来地面辟建二环路(最初的二环路是今东、西、北二环加前三门大街,后来才“南下”至永定门、右安门一线)。和平门没有了,但作为地名儿流传,而且是北京市内重要交通路口,向东可达前门、西至宣武门、南至虎坊桥、北至西长安街。随着城市化建设,这里越来越繁华,很多的单位也集中在和平门,比如著名的北京烤鸭店(即今和平门烤鸭店)、和平门百货商场、中国集邮总公司。

宣武区教育局、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和平门中学、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也在这附近,曾经还有工厂,如北京调压器厂、新华塑料制品厂、椿树整流器厂等,但这些生产型企业如今或倒闭或搬走了。而因为拆了和平门而正式实现贯通的新华街,也成了北京著名的文化街;今和平门地铁站东北方向还有和平门小区。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注我,更多京城文化与君共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北里柴三郎(100 年前的东北大鼠疫,67 天消灭疫情的伍连德)
下一篇:班布(那戍边的少年,是否也曾倚靠着长城,仰望过这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