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陵(【古迹名胜】乾陵遗址概况)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乾陵遗存构成

乾陵依山为陵,其居之梁山,乾陵寝宫位于梁山主峰中。梁山南二峰稍低,且东西对峙,形成陵之天然门阙。整个陵园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分内城、宫城和外城。内城占地230万平方米;外城“周八十里”,现仅存陵园内城司马道两侧及四门之外留有大型精美石刻124件,陪葬墓17座。目前已发掘了5座陪葬墓,出土以唐三彩为主的珍贵文物4000余件,壁画1200多平方米,石雕线刻画150平方米。


01 主陵区

1

乾陵全景 李瑞辉 / 摄


2

乾陵石刻

四门石狮 乾陵以下诸唐陵均于陵园四门外各置石狮一对,左右分列,石狮一般通高280厘米、宽116厘米。

乾陵石刻 《石狮》


神道石刻 由南向北有石华表、翼马和鸵鸟各一对,石马和牵马人五对,翁仲十对,石碑两通,王宾像六十一尊,石刻分东西列,对称布置。石华表、翼马、鸵鸟、石马和翁仲东西列间距均为25米。

乾陵石刻群 李瑞辉 / 摄


华表 可分上中下三部分,通高747~767厘米。下部,由础石和石座组成。中部为柱身,柱底有榫,榫插入覆莲环座中的卯内;柱身为八棱面,每棱面最宽为49厘米,上部,由宝珠、八棱面盘和仰莲盆组成。

乾陵石刻 《华表》


翼马 位于石华表北30米。西列翼马通长350厘米,东列翼马较小。翼马四足和尾与石座相连,石座为两层,下为础石。翼马石座四周线刻花纹。

乾陵石刻 《翼马》


鸵鸟 位于翼马北235米,每对石马和牵马人南北间距187米,每对翁仲间距184米,东侧为“无字碑”、西侧为“述圣纪碑”,二者东间距616米为内城南门外阙址。“无字碑”通高746厘米,宽120厘米;碑座长337厘米,宽261厘米。碑额浮雕八条螭首相交;碑身正、背面均无字,故名“无字碑”。宋、金以后,此碑始有游人题字,现有题刻十三条。碑侧(东西两面)线刻升龙纹,碑座四周线刻祥兽纹,如狮、马纹等。“述圣纪碑”通高691厘米,碑身截面为方形,边长186厘米。碑身五段,连同庑顶和碑座共七段,又称“七节碑”。碑头为庑殿式顶盖,庑顶下西南角和东南角各有一浮雕蹲距力士。碑文为武则天撰书,唐中宗书,碑身正面刻文,原来字画上“填以金屑”,其余三面为素面。碑座四面线雕祥兽纹,如獬豸纹,其神异色彩颇浓。

乾陵石刻 《无字碑》

乾陵石刻 《述圣纪碑》(局部) 刘小纲 / 摄


王宾像 位于内城南门门阙北18米,东西分列。群像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现存东列29人、西列32人,与宋代《长安志图》的记载一致。东西两侧的王宾像,各分为南北4行、东西8列。东侧群像范围,东西1547米;西列群像范围,东西1535米。石像足连石座,石座均方形,边长90厘米。

乾陵石刻 《王宾像》 李瑞辉 / 摄

内城北门外石马和牵马人 内城北门外阙址北90米现存石马一对,东西间距295米,又有石马和牵马人石座各一。从残存的石马和牵马人来看,形制、大小与神道石马与牵马人相同。近年在乾陵陵园内城北门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新出土了石狮残块、残石马、残石虎、石虎基座、小型石刻基座等6件珍贵文物,其中石虎的发现为重新考虑唐代帝陵北门石刻组合提供了新的资料。


4



唐永泰公主墓墓室

陪葬墓区内已发现太子、公主及亲王、重臣等陪葬墓17座,分别依墓主人生前的地位高低,由近及远排列。关于乾陵陪葬墓数目,文献记载不同,《唐会要》卷二十一载有16座,《长安志》载有6座,《文献通考》载有17座。据《唐会要》载乾陵陪葬墓墓主名氏包括:“章怀太子贤、懿德太子重润、泽王上金、许王素节、邠王守礼、义阳公主、新都公主、永泰公主、安兴公主、特进王及善、中书令薛元超、特进刘审礼、礼部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右仆射刘仁轨、左卫将军李谨行、左武卫将军高侃。”

唐懿德太子墓

乾陵陪葬墓地面现存封土者16座,1995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了位于乾陵正东,隔沟相望的唐僖宗李儇靖陵,于墓室石棺座上发现了陪葬乾陵的左仆射豆卢钦望和杨再思两通墓碑。截至目前为止,文献所载的乾陵17座陪葬者中,已有6位墓主人得到证实。


乾陵 天下第一陵

乾陵开始出现的融中外艺术风格的翼马、鸵鸟、蹲狮等,取代了原有的朱雀、石虎等,运用了线雕、半浮雕和浮雕等生动传神的技法,很有可能深受波斯前四世纪苏萨遗址中翼兽形象影响,不仅是汉魏南北朝以来中国传统石刻艺术与外来雕刻艺术的结合,而且开辟了以后帝王陵墓前也大量置刻翼兽的做法,烘托了陵区建筑的艺术主题。


乾陵雄姿 李瑞辉 / 摄


乾陵选址与建制是唐代帝陵的典范

在众多唐陵中,以乾陵和昭陵的地形选择最佳,以后的诸代帝陵,都无法与这两座陵墓相比。陵墓选择在乾陵县城北侧的梁山之上,以山为陵,气势宏大,被称为唐代帝王陵墓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帝陵之一。梁山主峰突兀于渭北平原之上,加之陵前双乳峰遥相呼应,山姿独特,气势恢宏。乾陵主峰大体近似圆锥形,以主峰为中心,环绕两重城垣,在梁山外围形成了类似于两重台阶式的结构,加之四周沟壑,形成“三重为昆仑丘”的高等级墓葬形式。


乾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乾陵展现给人们一个立体的盛唐世界,它将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通过丧葬文化体现了出来。这是唐王朝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资源。乾陵文化遗产艺术博大精深,承载了盛唐时期灿烂文化,文明程度源远流长,凝聚了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民族文化灵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梁高利 / 摄


乾陵的保护与开发,可以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建设

乾县被陕西省政府审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名胜古迹景点多彩多姿,乾陵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地方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全县还有隋恭帝杨侑庄陵、唐僖宗靖陵和秦汉梁山宫等古遗址88处。旅游事业作为乾县目前经济发展的支柱,乾陵更是旅游事业的支柱。乾县已着手恢复乾陵地面建筑,加快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乾陵作为陕西西线旅游景点的一颗明珠,正在大放异彩。同时必然将进一步推动乾县的经济发展与建设。

编后:

乾陵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陪葬墓等级最高的唐代帝陵。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3年1月5日,国家一级演员刘晓庆女士一行到陕西乾陵景区,助力“五个创建”,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END


本文来源:【乾州人文】微信公众号

原创作品 / 感谢阅读 / 欢迎分享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狗狗对流浪汉失去利用价值,然后将它抛弃,被救后不愿离开恩人_罗克西
下一篇:黄河第一桥(兰州“黄河第一桥”迎“大洗”:手工慢洗“呵护”百年文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