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书院(庐陵多才子,书院存古风)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庐陵多才子,书院存古风


晚秋,自驾四川赏秋,绕道湖北观银杏、乌桕,遇严控,功败垂成。从湖北红安返粤,途经吉安,顺便去了一趟白鹭洲书院。


吉安,古称庐陵,盛产才子,是状元之乡,总数仅次苏州,居第二位,但进士多达2936人,居全国第一。故有“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之说。之所以有如此骄人的成就,源于吉安自古崇文重教,文风鼎盛。白鹭洲书院久负盛名,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东林书院并称江南四大书院。朱熹、周敦颐、程颐等大儒都曾在白鹭洲书院讲学,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从白鹭洲书院走出来的一代英豪。


白鹭洲书院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位于赣江江心的白鹭洲之头。白鹭洲书院几度毁于水灾和战火,经过十次重修或重建才有现在的样子。白鹭洲的得名据说与李白有关,李白有诗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而白鹭洲所处位置与诗人所描述的又相吻合,它屹立于浩瀚的赣江之中,双水夹流,且形似白鹭。洲上树林阴翳,芳草萋萋,引来百鸟长年在此栖息。


抵达吉安那天,细雨蒙蒙。第二天,虽然雨住了,但天空仍是灰蒙蒙的一片。站在江边望过去,白鹭洲笼罩在轻雾之中,宛如一幅水墨画。清晨,沿着长长的书院桥,走进白鹭洲。这座横跨赣江的书院桥,造得很有气势,也很有特色,古朴典雅。桥身朱红色,廊顶灰褐色,高架于碧水之上,似凌空飞起之势。整座廊桥由亭、廊、桥组成,280根大红色柱子分左右各两排林立在桥之两侧,一直延伸到尽头。桥身斗拱架梁,纵横交错,飞檐翘角,梁上雕满了精美的书画小品。更绝的是地面铺设的是红木地板,光滑锃亮,倒映着那一排排的柱子和走过的行人。如果此时有阳光斜射下来,那更是美不胜收。


走进白鹭洲,和自己想象的那样静谧。洲上的白鹭洲中学校门紧闭,渺无人烟。书院就在校园的对面,但却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数年前游览过嵩阳书院,今年初夏还游览过白鹿洞书院。眼前的白鹭洲书院并非青砖灰瓦,亦非红墙灰瓦的重檐歇山式建筑。而是带有比较明显的现代味建筑,白色的墙体,弧形的拱门,上部半圆下部为方的窗子,这不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吗?既保留了传统的风格,又注入了西洋的元素,庄重而大方,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


一个叫泮月池的半月形的小池塘,被一道宽敞的桥一分为二,桥的两侧是汉白玉栏杆,地上砌着红砖,对比鲜明。此路直通一座三层的白色楼房,楼房如一只张开翅膀只待奋飞的白鹭。原来这是中山院,是1929年由谭家湛校长在旧棂星门处,筹资兴建的新式教室,命名中山院。这是一座很有气派,很有韵味的建筑。类似这样的民国建筑还有几座,与中山院构成一个和谐的建筑群。


走过中山院,景观又有不同,出现在眼前的是景贤祠、道心堂、六君子祠。清一色的木质结构,红墙灰瓦,三座单层连成一片,原来这才进入白鹿洞书院的古建筑群。


道心堂居中,门楣上有“白鹭洲书院”五个大字,为宋理宗所题。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高中状元,同榜吉州39人登进士第,震惊朝野,所以才有宋理宗赐书匾额。甫一进门,就看见端坐中央的江万里的塑像。江万里(1198-1275),江西都昌人,是白鹭洲书院的创办人。他是宋宝庆二年进士,嘉熙四年知吉州,累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元兵破饶州时,投止水殉国。


走过道心堂,便来到云章阁。同样是红墙灰瓦的木质结构建筑,上下两层,高8.7米。南宋景定四年(1263),山长黄始建。重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光绪十一年(1885)再建,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云章阁原是书院藏书、山长讲学和就寝之处。


走过云章阁,便是此处最高的也是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月楼,属重檐硬山顶风格,为纪念程颢、程颐而建,重建于清同治八年(1868年),为三层重檐挑角歇山式建筑,楼高14.7米,雄伟壮观。登上楼顶,可纵览赣江秀色,极目远眺,顿觉天高地迥、心旷神怡。


在这些古建筑的两旁,还各有一排斋舍,共同构成一个建筑群体。在这个建筑群的四周,芳草萋萋,绿树成荫。若是春夏时节,更是百花吐艳,蜂飞蝶舞,四处飘香。


古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讲学读书,格物致知。无论规模和气派与我们今天的校园都是无法相比的。古时候,能接受教育的人比现在要少得多,求知之路也比现在艰辛得多。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想必许多人已听过,寇准母亲留下那幅《寒窗课子图》的传说想必也有许多人知道。


我们今天普及义务教育,每个适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把白鹭洲中学设置在古老书院的对面,是否就是一种刻意的安排?每天从校园里传出琅琅书声,随风飘向古老的书院,它是在唤醒那些沉睡的古人吧?每天,学子们从古书院门前走过,古书院的精神也会在无形中传递到那些学子身上。门前那尊文天祥的塑像正气凛然,左手持佩剑,右手握笔,目视前方,正以一股浩然正气感召着新时代的每一个学子。


古老的书院,一直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永远不会过时的古老故事;古老的书院,与现代化的新校园相映成趣,更增添了新时代新校园的活力和风采。


古老书院,文人雅士竞风流,流风余韵,恰如赣水永流长。我们保存下来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不仅仅是一件件静止的物体。这些古老的建筑是会说话的,是有生命的。我们看到的也不仅仅是一栋栋古建筑,而是一座座历史的宝库,一座座文化的丰碑。


感谢您的雅赏!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佘山高尔夫(《松江人文大辞典》精选 |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下一篇:旬邑(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 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考古人寻找豳地终极理想的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