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村居建设⑤:辛集镇片区抱团发展 助力富裕村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梁红国 欧瑞璋 见习记者 王雪 通讯员 朱晓东 临沂报道
道路两侧的商铺迎来送往,各家各户院落整齐,蔬菜大棚里菜农忙着育苗,交易市场里工人们熟练地打包装车……这是走在沂南县辛集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能切身感受到的富裕村居建设成果。近年来,辛集镇坚持党建引领,紧抓片区提升有利契机,依托蔬菜产业基础优势,上项目、兴产业、促增收,美丽乡村、富裕辛集的篇章徐徐开启。
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聚力
辛集镇黄瓜种植产业由来已久,依托沂河冲积平原的自然地理优势,家家户户都有蔬菜种植经营的传统。近几年,辛集镇坚持党建引领率先发力,完善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由各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依托纳入乡村振兴片区村的机遇,整合各类要素资源,集零为整,将黄瓜种植产业带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正值黄瓜收获完成、休整的时节,城庄子村的振民蔬菜种植合作社开始雇佣当地村民开展育苗。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流转土地,村集体入股,集中力量办大事,建成了高标准温室蔬菜大棚500个、黄瓜育苗大棚6个,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形成了集育苗、试种、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蔬菜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每个棚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较2015年的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城子庄村的党支部书记骄傲地表示:“我们合作社已经被评选为省级示范社,入选了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生产基地。”
片区紧密抱团,产业多元发展
守护村庄发展的“小梦想”,也要做好全域发展的“大规划”,辛集镇打造示范村庄的典型案例,增强片区发展的“抱团”式关联发展,全方位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辐射带动效应,激发片区提升活力。在乡村振兴片区村之间,打破村庄界限,跨村整合帮扶资金,将房庄子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进行综合提升,发展为沂南县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8亿元,以其可观的货物转运量,成为辛集蔬菜种植产业销售的坚实后盾。房庄子村党支部书记谢吉海表示,仅这一个项目就为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其他片区村业相应得到利润,百姓的腰包和村集体的钱袋子都鼓起了来。
蔬菜销售的门路打通后,包装、冷藏、制冰、劳务、物流等配套产业相继落地,与黄瓜育苗、种植形成闭环,完善了黄瓜种植的产业链条。同时,辛集镇积极招商,引入社会资本,搭建农产品物联网平台和农业大数据中心,开发黄瓜面膜、沐浴露等相关产品的多元化经营,利用电商渠道把辛集品牌输送到全国各地,促进产业经济升级转型。
产业经济增长,反哺村居建设
辛集镇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修道路、搞绿化、装路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村庄建设井井有条,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其中,房庄子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工作,建设了幸福家园,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休闲娱乐和康养服务,探索农村养老新路径。目前,有2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5个村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
近年来,辛集镇围绕党建引领富裕村居建设,坚持打破村庄界限、一体规划提升,围绕蔬菜种植,辐射全链条、多产业,深挖自身优势,推动片区村产业共兴、抱团发展,有效带动村庄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辛集镇将持续放大蔬菜种植这一发展优势,坚持片区抱团发展理念,发挥项目联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富强美丽和谐辛集打牢基础。” 辛集镇党委书记尹传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