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民同招,招生摇号,区域限定的新政策下,造就一支“一心二爱三高”(“一心”即心系新纪元,“二爱”即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三高”即学历高、素养高、境界高)的教师队伍是我校的战略选择。一流教师,助力学生幸福成长。标杆老师,讲述新纪元人的教育故事,传承新纪元文化精神。
今年的9月28日是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第十一届桃李节暨孔子诞辰2571周年纪念日。今年的桃李节,集团评选出了2019学年度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我校获得“教学质量最优奖“和“素质教育奖”,苏达等一批老师荣获“2019学年集团先进教师”称号。为表彰先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9月20日起,我校将选择部分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进行风采展播。
做有光芒的引路人
姓名:苏达
性别:男
人物简介:中共党员,现任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数学教师兼班主任。
荣誉称号:
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优秀阅卷教师
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名班主任工作室优秀领衔人
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先进教师
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明星教师
2017年初,仍在攻读大四的苏老师收到了瑞安新纪元实验学校的offer,从此开启了与新纪元的不解之缘。
“老师,你好有书生气息啊!”
这是苏老师初入新纪元,与家长交流的第一句话。这句话令他记忆犹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苏老师站在教室里,被孩子簇拥着,因为个儿不高且脸上带着仍未褪去的稚嫩,若不细看,极易被误会成学生。他听出了家长心中的“担忧”,但想到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的激励,“要做一个能让人感受到光芒的引路人”。
正是这个一个理念,塑造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也见证了他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成长。
“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雨果?
苏老师认为,每个年龄阶段的老师,都有他独特的魅力。他凭借自身的青春,激情成功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走进了学生们的心。
年轻的外在是一时的,接触过苏老师的学生慢慢从日常中感受了他的严厉,也感受到了他的细腻,更感受到了他的爱。
他常常开玩笑说,自己还未成婚,便拥有了50个孩子。他的生活因为教育而忙碌,他的生活因为教育而精彩。
他喜欢旅游,他喜欢在旅游的时候与孩子们分享大千世界。
2019年暑假,他从日本浅草寺带回3个御守给孩子作为奖励。
“老师,我带着你送的御守进了考场,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感谢您。” 其中蔡同学在考上重高提前批后,特地给他发来感谢。
2020年暑假,他在西藏旅途中,有意识地探访当地书店、邮局,精心挑选了一些明信片,拖着一天疲惫的身躯,在旅店给学生写下一段段具有纪念意义的激励之词。
……
手背是“严”,手心是“爱”
甘当孩子王,与生共成长,苏老师在学生群体中很有威望
正所谓“授人以鱼易,授人以渔难。”他常常因为思索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一道题、一个知识点、一种技巧、一种方法而忘记时间,这一忘便是三年……
回顾总结三年数学教研之路,他深切地表达了内心的观点:“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且要能倒的出来。”
自打他进入新纪元大家庭以来,为了能尽快熟悉“三学循环”教学模式,为了能加速个人教学水平的提升,他的课堂常常有2位老师,一个是他,一个是他邀请来听课的同事,学生对此从一开始的稀奇也慢慢变得习以为常。
他的学生不仅习惯上课有2位老师,还习惯了他的办公桌配有2张椅子——“师生交流椅”。苏老师的课堂不局限于教室,他的课堂不局限于课表,只要学生愿意,这张椅子永远向学生“敞开”。甚至,还会有别的班级的学生偶尔路过“坐一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他与学生交流时,常挂嘴边的话语,教导学生同时也在鞭策自己。只有教师走进题海,学生才能走出题海。他和学生开玩笑道:“我做的题,比你们吃的盐还多”,学生不以为然,直至看到陈列着各种资料的书柜,当然免不了其中夹杂着几个饱满的试卷风琴包,翻了翻,学生偶尔能发现几道熟悉的题目。
他自嘲自己的教育是朴素的,“一人、一桌、一柜、两椅而已”。
倾情的陪伴换来丰硕的果实,2019年他成功地带出了自己的第一届学生,就数学而言,班级四分之一的学生分数超过140分。
他抓住每次赛课机会,从组内,到校内,到集团,一次次研磨,一次次改进。
2020年新纪元实验学校中考说明研讨会上,苏老师解读备考策略
2020年新纪元实验学校暑期教师培训,苏老师作为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发言
向上滑动阅览
【获奖情况】
【国际级】2017年美国MCM数学建模比赛H奖;
【温州市级】2017年温州市民办教师论文评比三等奖;
【校级】2018学年瑞安新纪元实验学校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瑞安市级】2019年11月2日瑞安市初中教师教学常规us">
编辑:徐梦慧
审核:叶益耿、应祖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