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文创产业园架子鼓特色造型 牡丹江市东安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走进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1946文创产业园,他们或在红城剧场观看演出,或在音乐酒吧享受休闲与浪漫,或在木工食堂品尝美食……代入感强、创意十足的沉浸式文化娱乐项目让文创产业园成为网红打卡地。
始建于1946年的牡丹江木工机械厂因多种原因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占地面积975万平方米的老厂区如何利用?“闲置的厂区成为摆在东安区面前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在保留旧建筑的基础上,让老厂区焕发新活力。”东安区区委书记张耀斌说。
经过深入广泛调研,东安区于2016年决定改造牡丹江木工机械厂工业遗址,建立文创产业园。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环境提升等多种利好支持下,以文化铸魂、科技赋能的1946文创产业园于2017年建成运营。文创产业园引进了奥体国际健身中心、百乐门星工厂文化演艺广场、慈牡营养配餐、地方艺术家工作室等项目,社会资本累计投入达25亿元,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实现年利税3000万元,循环带动就业3000人次,形成独树一帜的人文休闲文化品牌聚集地和新兴文化产业传承区。
走进园区,地面的浮雕记录了过去的辉煌,景观小品、彩绘涂鸦墙、文艺范儿十足的小夜灯又为园区注入了现代活力。昔日老厂以崭新姿态重回百姓视野,成为牡丹江新地标。家住附近的原工厂退休职工薛丽艳时常来园区散步。“园区大门敞开了,我的心跟着敞亮了,没事就想去看看,好像回家了一样。”薛丽艳说。
“文创产业园走出了一条‘以人才驱动产业、以智力引领创新、以集聚实现发展’的发展之路。未来,园区将继续做好集聚发展文章、文旅融合文章、宣传营销文章,以全空间规划、全产业链接、全要素供给、全社会参与的思路,构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新格局。”东安区区长林坤表示。(记者 张建友)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