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立方米,湖面面积252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129公里,洱海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9公里,最大水深218米。洱海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径流区有大小河流117条,主要入湖河流有27条,出湖口有2个(西洱河、引洱入宾工程)。流域辖大理市、洱源县15个乡镇和3个办事处、167个村委会和33个社区,总人口87万人。
上世纪80年代,洱海水质较好,一直保持在贫营养状态。随着洱海流域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对洱海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洱海经历了一个由贫营养湖泊向中营养湖泊再到富营养湖泊的演变过程,保护治理工作也与此相伴随。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专程来到大理,在洱海边“立此存照”,并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推动洱海保护治理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大理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环保部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实际,扎实推进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工程治湖、全民治湖和网格化管理“四治一网”工作,科学规划并实施了截污治污、入湖河道综合治理、流域生态建设、水资源统筹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流域监管保障“六大工程”,全力保护治理洱海。2015年9月份,全国水质良好湖泊会议在大理召开,洱海保护治理“四治一网”经验得到国家环保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借鉴。
2018年11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洱海保护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以省长任组长的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举全省之力,高位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大理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四个彻底转变”、坚决走出“六大误区”的工作要求,坚持以洱海保护统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手抓洱海保护治理,一手抓流域转型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坚决打响了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的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2019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率队到大理调研,对洱海保护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