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北京之:传心殿_祭祀_皇帝_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原标题:寻古北京之:传心殿

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三千年古城,自然而然的留下很多“岁月的痕迹”,因此在北京“寻古”并不是什么难事,今天咱们聊一处坛庙:传心殿。老北京有“九坛八庙”之说,传心殿为八庙之一,但可能其中是“ 存在”最低的一个。雍和宫也是八庙之一,那个知名度不言而喻;但提传心殿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第一与它地处故宫之内有关,第二因为传心殿如今属于不开放区域,因此导致它知名度逐渐走低。

传心殿位于紫禁城东南部,靠近文华殿的位置,穿过文华殿东角门,经传心殿可以到达文华殿前院,过传心殿西门又可由文华殿到达传心殿院内,所以传心殿更像文华殿的一个跨院。文华殿在明代是太子东宫,清代改为经筵之所,不属于“庙”的范畴,而传心殿是祭祀性建筑,故此列为八庙之一。关于它的建造时间并无明确记载,应该不是故宫同时期建筑,《清官述闻》中有一句“康熙二十四年规建传心殿”,但未说明是初建还是改建。

可以肯定的是,传心殿在清朝是皇帝御经筵前行祭告礼的地方,《清官述闻》说:“岁御经筵前期,遣大学士只告,祭传心殿自此始。”所谓经筵,就是专门为皇帝开设的讲席,挑选学识渊博的大臣轮流侍讲,帮皇帝研读经史子集,以便为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经筵一般于每年春季的二月至五月、和秋季的八月至冬至间举行,逢单日设讲,酷暑、严寒时节辍免。经筵的地点在文华殿,开始之前要在传心殿进行祭告礼仪,分皇帝亲祭或大臣代祭两种。

皇帝亲祭一般只在皇帝初御经筵时举行,以后虽然每年都经筵,但只遣官代行。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只有乾隆六年,皇帝“上亲诣传心殿行礼。”此外,太子春秋会讲之前也会在传心殿祭告,而且每月朔望均“遣太常卿供酒果,上香”作为常祭。传心殿院落由传心殿、景行门、治牲所三座主要建筑组成, 院落呈长方形,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5米,占地约2500平方米,正前方没有正门,只在东、西墙的各开一道随墙式琉璃门。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瓦硬山式屋顶,为祭祀主场,殿正中设皇师伏羲、神农轩辕位;帝师陶唐、有虞位;王师禹、汤、文武位,皆南向。殿东为周公位,殿西为孔子位。祭礼所用祭器与帝王庙等制,其中正位九案:爵各三,铏各一,均用铜;笾各二,用竹;豆各二,用铜;篚一,用竹;尊三,用铜。行门和传心殿一样皆为南向,面阔三间,中部明间开门,黄瓦悬山式屋顶,露明五花山面,饰旋子彩画,脊首为仙人,依次排列龙、凤、狮子、天马、海马5种瑞兽。

治牲所位于传心殿南,坐南朝北,为倒座房,与景行门南北相对,夹东西墙而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坡硬山式屋顶,黄色琉璃瓦,两山面饰琉璃博风,铃铛排山脊,脊兽规制与景行门相同,是祭祀时宰杀牲畜祭品之地。后有祝版房、神厨、值房等附属建筑。祝版房为贮放祝版之地,神厨为准备祭品之处。值得一提的是院内有口井极负盛名,虽地处皇宫之内,普通百姓喝不到此井之水,但名声在外,提“天下第二井”无人不知。

它是原名叫“大庖井”,明代时属于文华殿;刚才说了,文华殿在当时是太子宫,不是祭祀场所,但是院中也有祭祀活动。古代有很多神仙需要祭拜,其中包括“井神”。明代宫中孟夏祀灶,孟冬祀井,清顺治八年定制,每年十月祭“司井之神”;这个活动就在大庖井之前。众所周知,老北京多苦水井,一般老百姓没办法,苦也得喝,但是帝王不愿受这个委屈,从京西玉泉山送水进宫。乾隆曾封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据说大疱井的水味道独甘,水质与口感大大的优于别井,故有“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之说。

井上有方亭覆盖,顶为盔顶漏空,是宫中最大的井亭;所以在此祭祀井神。该井至今保存完好,据说井水仍未干涸,只可惜不让参观。您去故宫游览的时候不妨留意一下,文华殿东侧有个小门儿,上面挂着“古建部”的牌子,那里就是传心殿院落。门内倒座房现在是办公室,就是过去的治牲所,与之相对的就是景行门和传心殿,院内亭子里头就是那口“天下第二井”。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注我,更多京城文化与君共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 湄江自然风光-湄江风景区
下一篇:【图文】泰国港口:曼谷SHCPbangkok shcp港口介绍【海新物流】曼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