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移民佬”:新安江水库的前世今生
“钱塘江为横亘浙省北境一巨川,绵长350余公里,流域面积42500公里,年平均雨量约1480厘米,上游及支流河床陡峻,水利蕴藏至丰,勘测结果,发现适宜于开发水电坝址之处颇多,源出皖境之徽港穿行丛山中,汇入钱塘,河床坡降约万分之十四,适流抵皖浙交界处之街口附近,山势约束,成为建坝发电之良好地址,坝成以后,淹水损失,至为轻微,其电力可输送至宁沪杭一带,全部由其消纳,江中常年流量为坝所调接后,每秒所可供给100立方米以上,对下游航运,裨益良多,水库有容纳供水作用,水害损失当可极度减少,欲求振兴多元开发钱塘之水力,则街口计划关系至巨,殊宜首先建设也”。(节选自民国时期的《钱塘江街口水力发电计划概要》)
1879年10月21日,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它足足亮了45个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一天被定为人类的电灯发明日,这一天在人类文明史上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天。就在这盏电灯被发明的1010天后,距离爱迪生万里之外的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外滩上也亮起了15盏电灯,中国电力工业由此拉开了发展的序幕。伴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电力发展很快呈现星火燎原之势。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浙江杭州拱宸桥畔的世径缫丝厂,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直流发电设备供生产照明,浙江电力工业开始迈上“快车道”。
1948年6月,国民党元老陈仪担任国民政府浙江省政府主席一职。陈仪和蒋介石都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同学,又同是同盟会会员,从20年代开始跟随蒋介石。蒋介石称陈仪为桑梓,是民国史上一位风云人物,他亲自从美国援助国民政府的款项中拨出了这一大笔建设资金用于新安江水电站,并聘请美国的水利专家组建水电站施工团队,准备动工建设新安江水电站。结果当年10月底,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47万精锐主力部队全军覆没,东北全境解放。美国觉得国民党已摇摇欲坠,就把在新安江的美国水利专家全部撤走,而新安江水库建设的专项资金,则被国民党当局挪用以作内战经费。当时的美国水利专家麦克洛博士在离开淳安时,留下一句话:“新安江的水力太厉害了,聪明人都会去开发利用的。”
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工业起步跃上了新的征途。但蒋介石却妄图“反攻大陆”,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上海,日益受到威胁,而电力则是袭击的主要目标。据记载,1950年2月6日上午,上海的各个电厂都在发电,国民党的飞机分批进入上海上空,杨浦与闸北两个火电站遭受严重破坏,2月21日,修好发电的闸北电厂,再度遭受国民党飞机的轰炸,损失更为严重……为了保障经济中心上海的动力,于是开发新安江丰富水力资源的新蓝图从此铺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